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高丘而望远海行》
《登高丘而望远海行》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乐府曲辞

登高丘而望远海,秦王者何二千载。

阿阙王基竟已灰,瀛洲仙药空谁采。

初从梁甫匮金书,七十二君俱不如。

已借神鞭驱怒石,复张连弩射游鱼。

归来尽灭儒生口,徐市茫茫竟何有。

祖龙未朽骊山身,亡鹿先归赤帝手。

赤帝诸孙犹不闻,文成五利日纷纷。

请君试上长安问,唯有甘泉一片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登高丘而望远海行》,通过登高远眺,诗人怀古思今,描绘了秦始皇陵的沧桑变迁和神仙传说的虚无。首句“登高丘而望远海”展现了诗人登临高处的视野开阔,引出对历史长河中秦王的遥想。“秦王者何二千载”感叹时间之久远,秦王的辉煌已成过往。

接下来,“阿阙王基竟已灰,瀛洲仙药空谁采”表达了对秦朝宫殿的遗迹和仙人求药传说的感慨,暗示了王朝兴衰与世事无常。“初从梁甫匮金书,七十二君俱不如”暗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对比历代帝王,认为无人能及秦始皇的功绩。

“已借神鞭驱怒石,复张连弩射游鱼”运用夸张手法,描绘秦始皇的壮举,但同时也寓含讽刺之意。“归来尽灭儒生口”则揭示了秦朝文化政策的残酷,儒生的命运令人唏嘘。“徐市茫茫竟何有”提及徐福东渡寻仙的典故,表达对虚幻理想的质疑。

最后,“祖龙未朽骊山身,亡鹿先归赤帝手”以“祖龙”指秦始皇,言其陵墓虽在,但天下大势已变,权力落入汉朝。“赤帝诸孙犹不闻,文成五利日纷纷”批评后世帝王沉迷于求仙问道,不顾国事。“请君试上长安问,唯有甘泉一片云”以长安的甘泉宫象征朝廷的空虚,只剩下一片云烟,寓意国家的衰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融合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王朝更替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批判。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一志

念头才起处,此一常分明。

其中有主帅,谈笑驱五兵。

(0)

望江南/忆江南·其二再作

倾盖侣,古语诵邹阳。

曲水一觞今意懒,阳关三叠重情伤。离恨落花当。

人截镫,归骑莫仓黄。

谁肯甘心迷簿领,不如袖手傲家乡。高枕熟黄粱。

(0)

仲冬二日还自谷川道中·其二

满天返照醉红殷,未到生明月已弯。

好是蛾眉无点恨,盈盈淡扫有无间。

(0)

三月十四日送焘东下至龙爪滩过虞开国坟庵见壁间虞仲易观棋诗有天上人间元一气如何顷刻烂樵柯之句雁湖甚赏之因用韵反骚

周天日月何曾住,大地山河祗自磨。

不死者存人独耳,会令斧亦烂如柯。

(0)

昭君曲

汉宫深锁千蛾眉,妒宠争妍君不知。

昭君自恃色殊众,画师忍为黄金欺。

当时望幸君不顾,泪湿花枝怨无主。

一朝按图聘绝域,慷慨尊前为君去。

萧萧车骑如流水,惨澹风沙千万里。

昔年公主嫁乌孙,妾身况是良家子。

自嗟薄命无归路,弱质安能事强主。

可怜宫锦换毡裘,忍变故音作新语。

马上琵琶送将远,行路闻之亦凄断。

寄书空忆雁南飞,只有怨歌传入汉。

汉家失计何所获,羽林射士空头白。

白璧骏马无时无,倾国倾城难再得。

(0)

用峰山旧韵二首·其二

春水上堤沙,春晴散望赊。

衰年花近眼,久客梦还家。

映日孤鸿没,迎风双燕斜。

平生江海意,早晚送浮槎。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