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别君来十九秋,江门暮雨忽相投。
当时呼酒留君语,却到于今羡海鸥。
自别君来十九秋,江门暮雨忽相投。
当时呼酒留君语,却到于今羡海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梦亡友袁德纯侍御(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亡友袁德纯深深的怀念之情。"自别君来十九秋"一句,直接点出与友人分别已长达十九个春秋,时间之久远可见思念之深沉。"江门暮雨忽相投"描绘了在某个傍晚,诗人意外在江边重逢亡友的梦境,仿佛亡友如海鸥般翩然而至,给诗人带来片刻的惊喜和慰藉。
"当时呼酒留君语"回忆起昔日与友人共饮畅谈的情景,诗人多么希望能留住那些温馨的时刻。然而,现实却是"却到于今羡海鸥",诗人羡慕海鸥能自由飞翔,无拘无束,而自己却只能在梦中与亡友重逢,流露出对亡友的深深怀念和对无法挽回的时光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梦境中的相聚,表达了诗人对亡友袁德纯的深深怀念以及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感和哀而不伤的艺术效果。
修途繁春雨,新水驰惊湍。
滩声起林杪,浦色迷远天。
溯游违水性,力挽苦不前。
归情逐飞鸟,度日长如年。
静坐快郁思,起立当帷搴。
前村霭云树,汀曲只尺间。
候久望益渺,日暮生夕烟。
来船翼双橹,中流歌鼓填。
一息去千里,疾若矢发弦。
劳逸迥倍屣,迟速殊相悬。
事以乘机易,力因失势难。
引触思至理,何独舟行然。
因之停遐瞩,返卧舒中煎。
郎骑白马若练带,青绒作缰玉为辔。
别时马前细属目,郎心或改马色在。
太行山头烟雾深,马色亦似游人心。
终日出门望白马,浮云细草何阴阴。
占鸡卜响皆不定,鬼神那识杨花性。
思君白发千丈生,兰花无香藕花病。
人生不如燕子飞,朝衔青虫傍垒归。
侬家花落叶满树,郎骑白马西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