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兴》
《野兴》全文
元 / 马祖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沧洲梅发月生波,屋角寒藤半挂萝。

孤石隐林真似马,乱云渡水却如鹅。

步随野老逢人少,閒过邻家有酒多。

转忆淮南粳稻熟,夜归冲雨借田蓑。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野兴》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沧洲梅发月生波”,以“沧洲”点明地点,暗示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境。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悄然绽放,月光洒落水面,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下来,“屋角寒藤半挂萝”一句,通过“寒藤”与“萝”的交织,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界的生机。

“孤石隐林真似马,乱云渡水却如鹅”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孤石”比作“马”,“乱云”比作“鹅”,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

“步随野老逢人少,闲过邻家有酒多”则展现了诗人在乡间漫步的情景,与“野老”相遇,人迹罕至,却在邻居家发现丰富的酒食,这既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热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最后,“转忆淮南粳稻熟,夜归冲雨借田蓑”表达了诗人对淮南稻谷成熟景象的回忆,以及在夜晚归途中借蓑衣抵御风雨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马祖常

马祖常
朝代:元   字:伯庸   籍贯:元代色目   生辰:1279~1338

  经历: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你喜欢

赠潘谷

潘郎晓踏河阳春,明珠白璧惊市人。

那知望拜马蹄下,胸中一斛泥与尘。

何似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玄笏。

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世人重耳轻目前,区区张、李争媸妍。

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

(0)

法惠寺横翠阁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0)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其一

十年尝作犍为令,四脉尝闻悯俗诗。

共叹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谏致戎麾。

会稽特欲荣翁子,冯翊犹将试望之。

船系河堤无几日,南公应已悭来迟。

(0)

同兄长赋朝鸡

雕笼摧羽就羁栖,心识昕朝候不迷。

群鹤在轩皆有禄,夫君何事独先啼。

(0)

次韵谢惠山村送水仙

自是神仙客,梅花亦让青。

绿垂云叶重,黄映雪花轻。

袜小凌波稳,杯斜带露倾。

一枝来赠我,吟几觉春生。

(0)

扬雄

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苍旻。

光明所照耀,万物成冬春。

扬子出其后,仰攀忘贱贫。

衣冠渺尘土,文字烂星辰。

岁晚天禄阁,强颜为剧秦。

趋舍迹少迩,行藏意终邻。

壤壤外逐物,纷纷轻用身。

往者或可返,吾将与斯人。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