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苍旻。
光明所照耀,万物成冬春。
扬子出其后,仰攀忘贱贫。
衣冠渺尘土,文字烂星辰。
岁晚天禄阁,强颜为剧秦。
趋舍迹少迩,行藏意终邻。
壤壤外逐物,纷纷轻用身。
往者或可返,吾将与斯人。
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苍旻。
光明所照耀,万物成冬春。
扬子出其后,仰攀忘贱贫。
衣冠渺尘土,文字烂星辰。
岁晚天禄阁,强颜为剧秦。
趋舍迹少迩,行藏意终邻。
壤壤外逐物,纷纷轻用身。
往者或可返,吾将与斯人。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扬雄》。诗中融合了对古代圣贤孔子和孟子的崇敬,以及对扬雄个人的赞美。
"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苍旻。光明所照耀,万物成冬春。"
这几句通过比喻孔子和孟子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普照大地,将他们的智慧和教导比作自然界中最耀眼的光源,影响着世间万物的变化。
"扬子出其后,仰攀忘贱贫。衣冠渺尘土,文字烂星辰。"
诗人继续赞美扬雄,称他继承了孔孟之道,超越了世俗的贫富贵贱,并将自己的学问和文章比作繁多如天上的星辰。
"岁晚天禄阁,强颜为剧秦。趋舍迹少迩,行藏意终邻。"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扬雄晚年仍坚持自己理想的钦佩,以及他在政治上面临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
"壤壤外逐物,纷纷轻用身。往者或可返,吾将与斯人。"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高尚理想的执着,以及他愿意随扬雄这样的人一起前行,不再回头。
整首诗通过对古圣贤和扬雄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和品德的重视,以及对坚持理想不懈追求的钦佩。
别后西湖长在梦,相逢气韵宛清真。
剧谈要使君颐脱,大笑从教坐客瞋。
淮海飘零方见友,湖山秀绝更逢春。
快当火急追清景,莫厌寻幽散策频。
势占江南三百里,烟霏相映出层楼。
芒鞋竹杖山兼水,坐看行吟春复秋。
浮世万途成底事,吾生一饱更何求。
故人京洛风埃地,能信山中此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