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含丹粉映池台,忧岂能忘俗谩猜。
曹植颂传天上去,嵇康种满舍前来。
鹿葱谁验宜男谶,凤首犹寻别种栽。
浩有苦怀偏忆母,从今不把北堂开。
娇含丹粉映池台,忧岂能忘俗谩猜。
曹植颂传天上去,嵇康种满舍前来。
鹿葱谁验宜男谶,凤首犹寻别种栽。
浩有苦怀偏忆母,从今不把北堂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萱草花盛开的画面,诗人董嗣杲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萱草的美丽和象征意义。"娇含丹粉映池台",形象地写出萱草花朵鲜艳如丹,与池塘边的景色相映成趣。然而,诗中也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忧岂能忘俗谩猜",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并未因花之美而忘却尘世烦恼。
诗人引用曹植和嵇康的典故,将萱草与历史人物的高尚情操相连,强调其超凡脱俗的品质。"鹿葱谁验宜男谶,凤首犹寻别种栽",进一步借宜男草的传说和凤首的种植,寓意萱草的吉祥和独特性。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浩有苦怀偏忆母",萱草的生长让他想起了远方的母亲,决定从此不再在北堂(母亲居所)种植萱草,以寄托哀思。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展现了萱草花在诗人眼中的多重意蕴。
绿荫凉尊俎。映双旌、飞翻新带,日边恩露。
千里湖山添鲜碧,玉宇光浮眉妩。
料范老、应难独步。
君亦胸中兵十万,把甘霖、小小春东楚。
江上早,一犁雨。赤城霞起连天姥。
有丹经、亲曾密授,八篇奇语。
道骨仙风骑鲸客,合侍红云帝所。
且画戟、清香时度。
散入邦人箫鼓里,恰春留、芍药丛歌舞。
还更诵,大鹏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