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登临湖上楼,留情落日放归舟。
扪萝紫翠洞天暝,问事渔樵山径幽。
花下相怜吾白发,人间将变此沧洲。
十年不到池台上,烟锁空门生暮愁。
忆昨登临湖上楼,留情落日放归舟。
扪萝紫翠洞天暝,问事渔樵山径幽。
花下相怜吾白发,人间将变此沧洲。
十年不到池台上,烟锁空门生暮愁。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玮所作,题为《湖上余楼书感》。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登临湖上楼时情景的回忆,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忆昨登临湖上楼,留情落日放归舟”,诗人回忆起过去登楼远眺,夕阳西下,放舟归航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颔联“扪萝紫翠洞天暝,问事渔樵山径幽”,诗人通过描写攀爬紫罗兰与翠绿植被覆盖的山洞,在暮色中询问渔夫和樵夫,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入探索和思考。
颈联“花下相怜吾白发,人间将变此沧洲”,诗人站在花丛之下,感叹自己的白发,预感到世间万物终将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老去的感慨。
尾联“十年不到池台上,烟锁空门生暮愁”,诗人十年未至湖边的池台,眼前景象仿佛被烟雾笼罩,空门闭锁,引发出深沉的忧愁,寓意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变化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福至本无象,祸来非有因。
方忧触罗网,遽喜辞妖尘。
念此蓬藋姿,忽遘蹇与屯。
仓黄圜扉中,日夕与死邻。
皇明眷私照,寒谷回阳春。
既免在涤牲,复纵充庖鳞。
重沐饬冠裳,济溺立要津。
道路与我庆,况我骨肉亲。
归来向妻孥,秉烛语及晨。
犹疑是梦寐,欢乐恐未真。
嗟余抑何艰,坎惣多苦辛。
弱无胜力锥,而欲举万钧。
羸牛服盐车,遥遥西入秦。
进逢九阪危,退迫尺棰嗔。
敢惜筋力疲,所虑车摧轮。
哀鸣徒嗷嗷,仰诉空谆谆。
听者无不怜,谁复为解颦。
终当脱羁鞅,沧波浩难驯。
近代丹青谁第一,精绝独数吴兴胡。
魏公家传《摘瓜图》,将军妙笔绝代无。
年深粉墨纷模糊,公命胡也全其污。
鸥波亭前山满湖,宾客不来人迹疏。
以手画肚私传摹,归来三日神始苏。
下笔直与前人俱。
今人不见古人画,古画自与今人殊。呜呼!
眼前不复见此物,吾与购之千明珠。
田舍生涯在田里,家家种苗始云已。
俄惊五月雨沉淫,一夜前溪半篙水。
苗头出水青幽幽,只恐飘零随水流。
不辞踏车朝复暮,但愿皇天雨即休。
前来秋夏重漂没,禾黍纷纭满阡陌。
倾家负债偿王租,卒岁无衣更无食。
共君努力莫下车,雨声若止车声息。
君不见东家妻,前年换米向湖西。
至今破屋风兼雨,夜夜孤儿床下啼。
衰杨夹高防,北风暮飕飕。
随逢长老问,会言是邗沟。
相传开凿初,民劳天为愁。
至今浊河底,时见白髑髅。
陆通梁宋郊,水漕荆吴舟。
渠成万世利,虑始难为谋。
至今南北交,此土为名州。
飞阁跨通波,张幄如云浮。
忆昨少年日,宝马珊瑚钩。
经过剧辛辈,结托金张俦。
醉月琼花观,征歌明月楼。
罗绮朝还暮,笙竽春复秋。
繁华逐逝水,一往不可留。
向来歌舞地,茫然狐兔丘。
家老无儿孙,杖棰驱羊牛。
少小心尚尔,不知今白头。
欲从乱离说,恐子增离忧。
长揖分袂去,零泪如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