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冯雪湖二首·其一》
《寄冯雪湖二首·其一》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竿竹谁隐扶桑东,白眉之叟今庞公。

隔湖闻鸡谢墅接,渡海有鹤蓬山通。

卤田经岁苦秋雨,浪痕半壁惊湖风。

歌声屋底似金石,点也此意当能同。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的《寄冯雪湖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通过竿竹、白眉之叟、湖光、鸡鸣、鹤影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世无争的意境。

首句“竿竹谁隐扶桑东”,以竿竹隐喻隐士,将隐居之地比作东方的扶桑,暗示隐士远离尘嚣,隐匿于世外桃源。接下来,“白眉之叟今庞公”一句,直接点明了隐士的身份,将他比作三国时期的隐士庞德公,进一步强调了其高洁脱俗的形象。

“隔湖闻鸡谢墅接,渡海有鹤蓬山通”两句,通过鸡鸣和鹤影,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鸡鸣声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鹤影翩翩,则是天地间的一抹清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寓意着隐士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卤田经岁苦秋雨,浪痕半壁惊湖风”则转而描写隐士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界的无情。卤田遭受秋雨的侵袭,湖面波涛汹涌,暗示了隐居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然而,即便如此,隐士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

最后,“歌声屋底似金石,点也此意当能同”表达了对隐士精神的赞美。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隐士仍能发出如金石般坚定的声音,这份坚持与信念,正是诗人所欣赏并渴望共鸣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人格的颂扬。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其五游山之乐自杨文开下凡一十五人叶茂德不与作诗以诘之

贱子不出动经月,出门四郊多好春。

微风野桃红作阵,连雨溪水绿成鳞。

杨雄为文最奇古,李白得句徒清新。

只欠桥西叶徵士,酤酒一洗胸中尘。

(0)

次韵杨仲彰见寄

闻道草玄亭子深,杖履日日事幽寻。

酒醪每同田父饮,诗句或与山僧吟。

阶前鹤啄碧苔色,篱下犬眠红杏阴。

几回怅望莫云远,有怀不写谁能禁。

(0)

寄苍岩太守

问讯湘江贤太守,别来为况近何如。

梅花月底裁唐律,柿叶霜前草晋书。

客至但令尊有酒,官清谁问食无鱼。

汉庭相业须黄霸,早晚纶音下玉除。

(0)

答蒋仲启

自别南溪友,海云天际多。

如何屡有约,不见一相过。

野径深红叶,茅檐长翠萝。

诗篇空漫兴,把酒共谁哦。

(0)

送刘原善赴浙东

金陵城下路,送远意无穷。

水净平沙合,天寒野草空。

郤超新入幕,桓典旧乘骢。

廿载经游处,怜余感慨同。

(0)

古意一首送辕

渥洼有良马,倜傥飞龙如。

遗种落人间,观者立踟蹰。

被以黄金鞍,络以明月珠。

虽非急难才,人谓汗血驹。

勉餐云中草,养尔八尺躯。

勿随驽骀后,騄駬思并驱。

长楸试天步,真能服盐车。

孙阳傥尔逢,拭目超云衢。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