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张阳峰太史卷》
《题张阳峰太史卷》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唶唶复唶唶,集我檐前鸣。

严翁且至止,棨戟临门庭。

两年隔天涯,瞻云每茕茕。

今朝拜膝下,高堂溢欢声。

翁既载欣慰,有子沐恩荣。

昔著青衫别,今来锦衣迎。

儿亦载欣止,承颜慰私情。

昔别固康强,今来倍精明。

子归亦忻忻,中庖出珍烹。

僮仆亦忻忻,趋跄奉杯觥。

孙枝复荣秀,兰芽睹宁馨。

怡怡子父欢,天伦乐难名。

相过日无虚,杂遝皆朝英。

陈樽与列俎,击鼓还吹笙。

人事苦难齐,此乐鲜得并。

因兹感余怀,涕泪沾冠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充满了亲情的温暖和喜悦。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翁归来后家人的欢欣之情,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和谐与幸福。

诗中首先描述了老翁归来时的热闹场景,“唶唶复唶唶,集我檐前鸣”,生动地描绘了老翁归来时家中的欢腾气氛。接着,诗人通过“严翁且至止,棨戟临门庭”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老翁归来时的隆重与庄重,体现了对老翁的尊敬与期待。

随后,诗人通过“两年隔天涯,瞻云每茕茕”两句,表达了家人对老翁的思念之情,以及老翁离家后的孤独与寂寞。而“今朝拜膝下,高堂溢欢声”则描绘了老翁归来后家中的欢声笑语,表现了家庭团聚的喜悦与温馨。

接下来,诗人通过“翁既载欣慰,有子沐恩荣”两句,展现了老翁对子女成就的欣慰与自豪,以及子女对老翁的孝顺与尊敬。通过“昔著青衫别,今来锦衣迎”两句,诗人巧妙地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变化,突出了老翁归来时的荣耀与喜悦。

诗中还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儿亦载欣止,承颜慰私情”、“昔别固康强,今来倍精明”、“子归亦忻忻,中庖出珍烹”等,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情感与相互关怀。

最后,诗人通过“孙枝复荣秀,兰芽睹宁馨”两句,描绘了家庭的繁衍与传承,以及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全诗在描绘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亲情、家庭和谐与传承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家庭团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美好与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郁山主赞

落魄茶陵少见闻,进竿头步与谁言。

明珠打得驴腰折,不信阇梨个样村。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三十三

不是世间法,亦非西祖意。晷运推移,日南长至。

幽州江口石人,不道光阴虚弃。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八十六

眼似流星,机如掣电。过得南山门,未见南山面。

天气稍热,别时相见。

(0)

拈古十四首·其十三

这老汉,手头短。

灵隐即不然,见成公案,与汝三十棒。

棒头有眼,龙蛇易辨。

(0)

六祖赞

腰石碓坊舂,不识一丁字。

无树亦无台,犹传钵袋子。

(0)

赞蓑衣道人

佯狂混迹养天和,上界其如官府多。

暑了又寒寒又暑,一蓑衣外更无他。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