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戌十六夜月》
《丙戌十六夜月》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月岂无晴夜,天终有散云。

微微透今夕,朗朗至宵分。

镜展池波晕,珠明草露文。

呼儿煖馀酒,酌罢一鸿闻。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丙戌十六夜月》描绘了月夜的静美与温馨。首句“月岂无晴夜”,以疑问语气表达了月夜的明亮与晴朗,暗示了月光如水的清澈。次句“天终有散云”则暗示了即使再美的月夜也有云彩的遮掩,但终究会散去,透露出一种自然的变化之美。

“微微透今夕”和“朗朗至宵分”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从微弱渐至明亮的过程,展现出时间的推移和月色的渐变。接下来,“镜展池波晕”运用比喻,将月光映照在池面的景象比作镜子展开,波纹荡漾,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珠明草露文”则描绘了月光照射在草叶上露珠的景象,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增添了夜晚的静谧与诗意。最后两句“呼儿煖馀酒,酌罢一鸿闻”,诗人唤来孩子温热剩下的酒,举杯对月,聆听鸿雁的叫声,营造出一种闲适而深沉的意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恬淡生活情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月夜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桃花

种近短墙边,开临小槛前。

倚风无限意,笑日有馀妍。

枝软围深密,苞秾堕碎圆。

祗应芳树下,时见武陵仙。

(0)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一

浩劫风尘暗,衣冠痛百罹。

静传方外学,晴写狱中诗。

烈士惟名殉,真人与物违。

世间忙会错,认取去来时。

(0)

三溪

三溪溪水别原委,长日波光荡无已。

曲折有如九回肠,合汇门前清彻底。

只看秀色照眼明,溪上閒游不倦情。

何年得作逋荣客,好结芳邻一濯缨。

(0)

巴陵官舍二题·其二湖山亭

县山峻绝有新亭,公退时来看洞庭。

天外微茫二湖合,波心缥缈一峰青。

非时爽气生云雨,永夜寒光浸斗星。

千古登临增健笔,投文犹可吊湘灵。

(0)

太一宫

江城南畔碧连峰,畴昔贞人寄此中。

琳宇邃深灵迹在,仙坛牢落杏花空。

池塘自老琴高鲤,岩谷仍回禦寇风。

共羡碧虚官职好,谁知阴有济民功。

(0)

惊蛰日雷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