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题湖棹图》
《鹧鸪天.题湖棹图》全文
清 / 张仲炘   形式: 词

斜阳孤舲傍远天。藕花十丈想红娟。

也知流水仍今日,可惜风光是去年。

秋似客,鹭如拳。数行髡柳半湖烟。

龙山高处重西望,落帽风来一惘然。

(0)
鉴赏

这首《鹧鸪天·题湖棹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张仲炘所作,描绘了一幅夕阳下湖面泛舟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句“斜阳孤舲傍远天”,以斜阳映照下的小船贴近遥远的天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藕花十丈想红娟”一句,通过想象十丈长的荷花如同娇嫩的红绢,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与生机。

“也知流水仍今日,可惜风光是去年。”这两句转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尽管流水依旧,但眼前的风光却已不再是去年的景色,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秋似客,鹭如拳。数行髡柳半湖烟。”这一段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如同远方的客人,轻拂过湖面;白鹭飞翔的姿态如同拳头般大小,点缀在湖面上;几排光秃秃的柳树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最后,“龙山高处重西望,落帽风来一惘然。”诗人站在高处的龙山上,再次向西眺望,仿佛是想要找回失去的记忆。一阵风吹来,似乎带走了所有的思绪,留下的是深深的惆怅与无尽的思念。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记忆的思考与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仲炘
朝代:清

张仲炘(1857-1913),字慕京,号次珊,又号瞻园。湖北江夏(今武汉)人。清光绪三年(1877)进士,散馆授编修。强学会会员。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尊经书院山长。张仲炘与“晚清四大家”朱祖谋、王鹏运、郑文焯等交往甚密。早年在苏州曾参加郑文焯组织的壶园词社,入京后加入咫村词社及校梦龛词社,参与“庚子事变”后京师词人的“春蛰吟”。
猜你喜欢

同孙彦能游山庵

缘崖涉清泚,披草得幽径。

萧条双桧閒,独立一松劲。

入门听微钟,心垢一时净。

向来饱干戈,栋宇兀偏正。

空庭鸟雀喧,坏壁龙虎暝。

徒能起咨嗟,无复耸观敬。

三叹复出门,乾坤几时定。

(0)

题唐申王三骏图

三骏英英出渥洼,太平刍粟饱天家。

谁知百战平河北,汗血功归狮子花。

(0)

樊口隐居

万里云霄敛翼回,挂冠高卧大江隈。

春深门巷先生柳,雪后园林处士梅。

翠拥樊山邀杖屦,绿浮汉水映尊罍。

谁能领取坡仙鹤,月下吹箫共往来。

(0)

山居诗三首呈诸道侣·其三

懒散形骸不自持,黄冠聊束鬓边丝。

频来猿鹤浑相识,久混龙蛇竟不知。

养拙最宜情澹泊,全生深藉德支离。

看云本自忘饥渴,况有冰泉与石芝。

(0)

奉寄九灵先生四首·其二

花柳村村接海滨,携家随处避风尘。

衣冠栗里犹存晋,鸡犬桃源久绝秦。

坐对青山浑不厌,忘机白鸟自相亲。

也知出处关时运,岂但逃名效隐沦。

(0)

席上赋

萝洞兰烟绕烛微,三更三点妓成围。

鱼吹绿酒常双跃,雁列瑶筝不独飞。

隔座送阄喧中射,当筵呼掺促更衣。

鸡鸣乐极翻悽断,阙月纤纤照影归。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