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孤舲傍远天。藕花十丈想红娟。
也知流水仍今日,可惜风光是去年。
秋似客,鹭如拳。数行髡柳半湖烟。
龙山高处重西望,落帽风来一惘然。
斜阳孤舲傍远天。藕花十丈想红娟。
也知流水仍今日,可惜风光是去年。
秋似客,鹭如拳。数行髡柳半湖烟。
龙山高处重西望,落帽风来一惘然。
这首《鹧鸪天·题湖棹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张仲炘所作,描绘了一幅夕阳下湖面泛舟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句“斜阳孤舲傍远天”,以斜阳映照下的小船贴近遥远的天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藕花十丈想红娟”一句,通过想象十丈长的荷花如同娇嫩的红绢,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与生机。
“也知流水仍今日,可惜风光是去年。”这两句转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尽管流水依旧,但眼前的风光却已不再是去年的景色,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秋似客,鹭如拳。数行髡柳半湖烟。”这一段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如同远方的客人,轻拂过湖面;白鹭飞翔的姿态如同拳头般大小,点缀在湖面上;几排光秃秃的柳树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最后,“龙山高处重西望,落帽风来一惘然。”诗人站在高处的龙山上,再次向西眺望,仿佛是想要找回失去的记忆。一阵风吹来,似乎带走了所有的思绪,留下的是深深的惆怅与无尽的思念。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记忆的思考与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