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经父所作高承制铭因寄之》
《读经父所作高承制铭因寄之》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征路杳无穷,山川掩映中。

记程知远近,分境识西东。

倦客似浮梗,轻鞍如去鸿。

平生惯相遇,转愧坐禅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gsuǒzuògāochéngzhìmíngyīnzhī
sòng / kǒngzhòng

zhēngyǎoqióngshānchuānyǎnyìngzhōng

chéngzhīyuǎnjìnfēnjìngshí西dōng

juàngěngqīngān鸿hóng

píngshēngguànxiāngzhuǎnkuìzuòchánwēng

翻译
漫长的道路遥无尽头,山川景色在其中交错掩映。
行程记录着远近的距离,划分出东西的边界。
疲倦的旅人如同漂泊的浮木,轻盈的马鞍像离群的大雁。
我一生习惯了与人相逢,却反而感到愧对那些静坐修行的禅师。
注释
征路:长途跋涉的道路。
杳无穷:遥无尽头。
山川:山水。
掩映:交错掩藏。
记程:记录路程。
知远近:辨别远近。
分境:划分地域。
识西东:识别东西方向。
倦客:疲惫的旅人。
似:像。
浮梗:漂泊的浮木。
轻鞍:轻盈的马鞍。
去鸿:离群的大雁。
惯相遇:习惯于相遇。
转:反而。
愧:感到惭愧。
坐禅翁:静坐修行的禅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征途中的心境和景象。"征路杳无穷,山川掩映中",表达了征途的漫长和自然景物的层次感。接着"记程知远近,分境识西东",则是说通过记录旅程来辨别方向和距离。

诗人接下来写道"倦客似浮梗,轻鞍如去鸿",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疲惫感和轻快的骑行状态。这里的"浮梗"比喻疲惫之极,而"轻鞍如去鸿"则是说马背上的鞍具轻便,如同鸟儿般飞翔。

最后两句"平生惯相遇,转愧坐禅翁"表达了诗人对往日常见故人的怀念,以及面对僧侣的自省之情。这里的"转愧"意味着转而感到羞愧,因为自己无法像僧侣那样静心修行。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同时也流露出对佛学修为的一种向往。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小重山.至后一日,长兴赵宰到郡,并招归安、乌程二宰及项广文同饭

日脚才添一线长。葭灰吹玉管,转新阳。

老来添得鬓边霜。年华换,归思满沧浪。

唤客对凝香。公庭凫鹜散,缓行觞。

何须红袖立成行。清淡好,胜似听丝簧。

(0)

用元韵答徐尉

于越亭亭羊角峰,下有团团桂树丛。

何人为赋反招隐,虞罗亦罥碣石鸿。

学诗妙处如学仙,功成换骨参乔松。

肯来洗我筝笛耳,檿丝古曲弹南风。

喜君到此极亹亹,惜君去此尤匆匆。

百年莫作千岁调,试往一看枫桥枫。

湘山幸有数斗酒,江蟹肥大霜橘红。

梅仙陶令连两璧,得酒可浇丘壑胸。

渔蓑风月笛三弄,虬龙起舞凌空濛。

冯夷不得閟此境,湖山收入奚囊中。

沙寒往事有铜镞,波稳清时无水龙。

人生所须得乐尔,嗟我愁绝逃虚空。

已悲朽质悴蒲柳,岂解巧笑开芙蓉。

青灯照牖似书舍,素琴挂壁疑僧宫。

悬知堂上一杯水,难饮不边千丈虹。

大用自当拥金莲,小用亦合登少蓬。

腾身云路五千里,定笑白凫成老翁。

(0)

用十梅韵答冯簿·其九

道本无垢净,境自有喧寂。

愿闻禅说中,何以得真实。

(0)

题大禹庙

夏后南巡地,登临一慨然。

卑宫今造寺,菲饮孰名泉。

古道知难复,人情信误传。

不随时俗改,惟有旧山川。

(0)

送僧惠日归蟠龙山

宴坐团蒲稳,何缘有此行。

理元无作止,事亦要经营。

鹤锡寻归路,龙宫出化城。

更于文字外,会取法无生。

(0)

凶年慨然叹久生成赘因以长句述此意

频岁田家苦旱蝗,剧思小稔活丁黄。

稻粳久渴三秋雨,菽麦俄经一夜霜。

未保沟中无殍死,已闻道上有流亡。

白头屏处山林下,只怕群偷惯夺攘。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