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用元韵答徐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也带有友情和酒宴的主题。
诗中开篇“于越亭亭羊角峰,下有团团桂树丛。”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面,越亭位于羊角峰下,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桂树,这种景致让人不禁想起隐逸之情。
接着“何人为赋反招隐,虞罗亦罥碣石鸿。”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谁在这里写下了诗句来召唤隐逸?而那些诗句就像是在古碑上留下的鸿鹄之声。
“学诗妙处如学仙,功成换骨参乔松。”这两句表达了学习诗歌的乐趣和深度,就像是追求长生不老的仙道一样,一旦有所成就,便能像参天乔木般坚韧不拔。
“肯来洗我筝笛耳,檿丝古曲弹南风。”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用筝笛和古老的乐曲在南风中回响,显示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情怀。
接下来的“喜君到此极亹亹,惜君去此尤匆匆。”则流露出对朋友逗留时光的珍惜之情,希望他能多停留片刻,不要急于离去。
“百年莫作千岁调,试往一看枫桥枫。”这里诗人劝诫自己不要把百年的时光当做千年的长寿来享受,而是应该去体验一下过枫桥的生活。
随后,“湘山幸有数斗酒,江蟹肥大霜橘红。”提到了湘山的一些美好,包括了美酒和丰收的蟹黄,这都是田园生活中的乐事。
“梅仙陶令连两璧,得酒可浇丘壑胸。”这里则是说到陶渊明与梅花仙子一同饮酒,借酒来洗涤心灵,如同浇灌在丘壑之间的清泉。
“渔蓑风月笛三弄,虬龙起舞凌空濛。”描述了渔人在风月中吹奏笛子,声音悠扬,而那虬龙则是在空中翩翩起舞,场面宏大而神奇。
紧接着,“冯夷不得閟此境,湖山收入奚囊中。”则表达了诗人对这般景色难以忘怀,将其藏于心中的愿望。
“沙寒往事有铜镞,波稳清时无水龙。”这里描绘了一种淡定与平和的情境,过去的往事如同古铜镜一般,而现在则是波澜不惊,没有水中蛰伏的龙。
最后,“人生所须得乐尔,嗟我愁绝逃虚空。已悲朽质悴蒲柳,岂解巧笑开芙蓉。”诗人感叹人生应该追求快乐,但自己却深陷忧愁之中,无法逃脱;而对于那些陈旧的物质和凋零的蒲柳,也能找到巧妙的方式去欣赏,就像对待那绽放的芙蓉花一样。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与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