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苍苍兮欲秋。水凝波兮不流。若有人兮遨游。
纵一苇兮孤舟。挟天风兮飕飕。丧予怀兮悠悠。
往者如可作兮,吾将和沧浪之讴。
山苍苍兮欲秋。水凝波兮不流。若有人兮遨游。
纵一苇兮孤舟。挟天风兮飕飕。丧予怀兮悠悠。
往者如可作兮,吾将和沧浪之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江边景色的生动画面。诗人以“山苍苍兮欲秋”开篇,巧妙地将山色与秋意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水凝波兮不流”,进一步渲染了秋水的静美,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若有人兮遨游,纵一苇兮孤舟”,诗人通过想象中的“遨游者”,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使得整个场景不再单调,而是充满了诗意的流动。这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自由与洒脱,也暗示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向往。
“挟天风兮飕飕,丧予怀兮悠悠”,这两句则通过自然界的风声,表达了内心的思绪与情感。风的“飕飕”声,既是外界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给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感受。
最后,“往者如可作兮,吾将和沧浪之讴”,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追忆,同时又以“和沧浪之讴”的方式,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构建了一个既有视觉美感,又有情感深度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京城寒食来沽酒,城北城南映杨柳。
人家欢笑踏鞦韆,杏板丝绳相对悬。
宫锦翻衣真富贵,俗躯走肉尽神仙。
徘徊宛转当风立,春晚多风吹汝急。
鞦韆已坠蹴鞠空,华镳翠鞁拥青骢。
轩辕台前日月近,无终国里山川同。
远方羁旅纷驰逐,燕赵佳人美如玉。
燕歌赵舞欢未足,去年芳草今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