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寒食来沽酒,城北城南映杨柳。
人家欢笑踏鞦韆,杏板丝绳相对悬。
宫锦翻衣真富贵,俗躯走肉尽神仙。
徘徊宛转当风立,春晚多风吹汝急。
鞦韆已坠蹴鞠空,华镳翠鞁拥青骢。
轩辕台前日月近,无终国里山川同。
远方羁旅纷驰逐,燕赵佳人美如玉。
燕歌赵舞欢未足,去年芳草今年绿。
京城寒食来沽酒,城北城南映杨柳。
人家欢笑踏鞦韆,杏板丝绳相对悬。
宫锦翻衣真富贵,俗躯走肉尽神仙。
徘徊宛转当风立,春晚多风吹汝急。
鞦韆已坠蹴鞠空,华镳翠鞁拥青骢。
轩辕台前日月近,无终国里山川同。
远方羁旅纷驰逐,燕赵佳人美如玉。
燕歌赵舞欢未足,去年芳草今年绿。
这首《鞦韆行寄赵季良》描绘了京城寒食节期间,人们在杨柳掩映之下欢聚一堂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京城的繁华与热闹,以及人们在节日中的欢乐与轻松氛围。
首句“京城寒食来沽酒”,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节和地点,寒食节是古代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外出游玩、饮酒赏春。接着,“城北城南映杨柳”一句,以杨柳的繁茂衬托出京城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
“人家欢笑踏鞦韆”描绘了家庭的温馨场景,孩子们在鞦韆上嬉戏,欢声笑语充满空气。“杏板丝绳相对悬”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杏板和丝绳的装饰增添了节日的色彩。
“宫锦翻衣真富贵,俗躯走肉尽神仙”两句,将皇宫的奢华与民间的欢乐并置,对比鲜明,既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徘徊宛转当风立,春晚多风吹汝急”描绘了孩子们在风中奔跑、玩耍的场景,既有童年的天真烂漫,也有对自然之美的亲近。
“鞦韆已坠蹴鞠空,华镳翠鞁拥青骢”两句,通过鞦韆和蹴鞠的对比,展现了不同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轩辕台前日月近,无终国里山川同”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遥想,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和平稳定的珍惜。
最后,“远方羁旅纷驰逐,燕赵佳人美如玉。燕歌赵舞欢未足,去年芳草今年绿”四句,将目光转向远方的游子和美丽的女子,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元代京城寒食节的风俗画卷,以及人们对生活、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倒金尊,摇玉尘,花底越吟苦。
待月眠迟,宝鸭冷香炷。
夜深丝雨初晴,罗云不散,怅九点齐烟何处?
感今古,谁更擪笛津桥,唐宫曲偷谱。
料得灯楼,永夕罢歌舞。
茫茫天上人间,海枯石烂,问此恨嫦娥知否?
孤帆去也,恨箫声吹到满江丝雨。
春尽细腰宫畔路,憔悴露桃无语。
燕燕飞来,巢痕已扫,何计衔泥补?
回头更望,别情应绕云树。
珍重锦瑟华年,几番伤别,镜里颜非故。
旧日才人厮养妇,失足已成千古。
一曲青溪,小姑独自,兰佩还留取。
伫闻好语,分香青琐深处。
上天沛时雨,须臾弥山川。
阴阳苟不和,原隰尽涓涓。
所以云汉词,众正忧且癫。
虽有桔槔劳,泽浅终徒然。
何如水车制,驾彼溪涧边。
截竹刳长木,轮毂日周旋。
□取江河水,一泻如流泉。
滔滔靡昼夜,溉彼千亩田。
荷锄理沟浍,坐使成洄漩。
岁岁无旱忧,处处皆丰年。
始知人力巧,可以胜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