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英台近.壬子元宵,悔之、复澄、豁轩同过草堂,雨后对月作》
《祝英台近.壬子元宵,悔之、复澄、豁轩同过草堂,雨后对月作》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词

倒金尊,摇玉尘,花底越吟苦。

待月眠迟,宝鸭冷香炷。

夜深丝雨初晴,罗云不散,怅九点齐烟何处?

感今古,谁更擪笛津桥,唐宫曲偷谱。

料得灯楼,永夕罢歌舞。

茫茫天上人间,海枯石烂,问此恨嫦娥知否?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元宵之夜的景象和词人的心境。"倒金尊,摇玉尘",形象地展现了饮酒赏月的场景,金尊中的酒如金液倾倒,玉尘则可能指美酒泡沫,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花底越吟苦"暗含词人内心深处的愁苦,可能是对过去的追忆或对未来的忧虑。

"待月眠迟,宝鸭冷香炷"进一步刻画了词人对月思量,深夜难眠的情景,宝鸭即香炉,冷香暗示着孤独与寂静。"夜深丝雨初晴,罗云不散"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月色,但云层未散,似乎象征着词人心中的阴霾尚未消散。

"怅九点齐烟何处?"此处的"九点"可能指九个宫灯,表达词人对元宵灯火阑珊的感慨,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思念。"感今古,谁更擪笛津桥,唐宫曲偷谱"借古喻今,感叹无人能再演奏出昔日唐宫的繁华乐章,流露出对盛世不再的哀叹。

"料得灯楼,永夕罢歌舞"预想元宵节过后,繁华热闹将逝去,只剩下长久的寂静。"茫茫天上人间,海枯石烂"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词人对情感永恒的渴望,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最后,词人以问句收尾,"问此恨嫦娥知否"将个人的离愁别绪寄托于月宫仙子,寓意即使在遥远的天宫,也可能有人能理解他的无尽相思。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元宵节怀旧词,体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晓凉

露气晓濛濛,征衣怯峭风。

柳丝看变绿,旭影爱披红。

马骤神增爽,鹰扬势益雄。

午暄停跸后,更喜协田功。

(0)

立秋·其一

已知少皞传金令,更喜丰隆凑快晴。

此后应添閒意绪,安排佳句咏秋清。

(0)

藤萝

深含姹紫浅含红,对处偏宜细雨濛。

奚啻带垂还发卷,每携春色见薰风。

施松似听鹤弹舌,压架还招蝶绕丛。

细与评量惟两字,风流卉里孰能同。

(0)

早桂

玉华古名寺,育桂特标奇。

乳窦淙细泉,蟠根于以滋。

偶来云外赏,乍睹月中姿。

茏葱密叶间,开此三两枝。

垂粟尚未丹,含韵偏葳蕤。

山风过寺墙,冷芬殊可披。

不辨六月杪,恰如仲秋时。

地灵夺天工,神妙乃若斯。

指似江南人,为我别然疑。

(0)

汤泉荷花数年以来屡有是作率疾其附炎欲速以致先时零落虽风人刺恶之意然草木何知亦视其所托之地何如耳且疾之已甚君子弗为故作是诗一反先意盖美刺自不相妨亦以见世间毁誉原无一定论也

曾闻火里有金莲,岂必汤中无芙蕖。

卓然不受玉井诏,独开生面薰风初。

是时别浦才田田,早有霞瓣临波舒。

却如九品开极乐,天龙著意为吹嘘。

君不见岱岳顶上松,劲节傲寒称大夫。

傲寒傲热纵不同,要皆矫矫自立徒。

以此论是荷,岂非君子乎。

水华亭亭倘借问,何闻而毁何见誉。

(0)

斋宫叠旧作韵

将临大祀惕予躬,肃肃清斋此在宫。

一气回时天意见,诸缘净处道心融。

閒听韶磬松风外,坐验周圭日影中。

昭事惟馨吾敢谓,只馀颙若数年同。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