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户火长好家主,事事辛苦不辞难。
明年载粮直沽去,便著绿袍归作官。
千户火长好家主,事事辛苦不辞难。
明年载粮直沽去,便著绿袍归作官。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与理想追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千户火长好家主”,开篇即以“火长”这一角色入题,形象地勾勒出一位负责管理家庭生活起居的家主形象。“好”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角色的肯定与赞美,强调了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事事辛苦不辞难”,进一步揭示了火长及其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艰辛与挑战,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毫无怨言,勇往直前,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明年载粮直沽去,便著绿袍归作官。”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通过“明年”这一时间点,诗人巧妙地预设了一个时间轴,暗示着主人公及其家人对未来有所规划与目标。他们计划在来年前往直沽(今天津)装载粮食,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可能蕴含着对改变命运、实现社会地位提升的渴望。而“便著绿袍归作官”一句,则是对此种愿望的直接表达,预示着主人公有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普通百姓的身份跃升为官员,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这一愿景既是对个人奋斗精神的颂扬,也是对社会公正与机会平等的一种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社会中普通百姓在艰难环境中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传递出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尊重,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箕畴五福孰居一,惟有年高无等匹。
皆缘作善天降康,视履知当获元吉。
贫居衣食虽屡乏,墙下有桑园芋栗。
乘肥衣轻岂不快,往往久长难可必。
矍铄吾翁八十五,骨劲双瞳如点漆。
安贫每甘菽水养,虽是形癯心则逸。
菊花开晚似有意,不为重阳为今日。
成行儿女罗酒浆,拜祝愿天从所乞。
不愿分外乐事多,只愿亲安体无疾。
不愿官书汾阳考,只愿亲年增秩秩。
儿孙倘或有生意,此去买田多种秫。
直须酿酒如春红,岁岁称觞无了毕。
况当风物一年好,盘荐黄橙并绿橘。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