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湖湖合赣江流,倚槛江湖望转幽。
湖势北摇匡岳动,江声西拥豫章浮。
鱼龙昼啸千艘雨,日月晴悬一镜秋。
回首战争曾此地,荻花萧瑟隐渔舟。
鄱湖湖合赣江流,倚槛江湖望转幽。
湖势北摇匡岳动,江声西拥豫章浮。
鱼龙昼啸千艘雨,日月晴悬一镜秋。
回首战争曾此地,荻花萧瑟隐渔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吴城望湖亭上,远眺鄱湖与赣江交汇之景,感受自然之美与历史沧桑。首联“鄱湖湖合赣江流,倚槛江湖望转幽”,开篇即以开阔的视野展现湖水与江流的交融,诗人倚在栏杆上,凝视着这壮丽的景象,内心感到一种深邃的宁静。颔联“湖势北摇匡岳动,江声西拥豫章浮”进一步描绘了湖水波动时对远处山岳的影响,以及江水奔腾时对岸边城市的影响,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颈联“鱼龙昼啸千艘雨,日月晴悬一镜秋”则通过鱼龙的活动和船只的穿梭,以及晴朗天空下如明镜般的秋日景色,营造了一种生动而又宁静的画面。尾联“回首战争曾此地,荻花萧瑟隐渔舟”则将视角转向历史,暗示这里曾是战场,如今却只剩下萧瑟的荻花和隐匿于其中的渔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七夕相逢,感旧情悽,不减山阳。
当君年弱冠,便期早达,臣时总角,已堕清狂。
记得扬州,莺花三月,多少名流聚此乡。
吾与汝,并追随严父,宴侍壶觞。苍茫泪洒兰缸。
怅无复、前人话夜窗。
更后嗣老矣,都沦贫贱,名心灰甚,岂羡明光。
逆旅霜寒,深更酒热,且拥红炉醉一场。
休重说,恐茫茫旧恨,碧海难量。
草阁新晴,早为我、特陈鸡黍。
问今日、坐中何客,邻家三五。
稚子隔篱呼即应,老人入户欢相语。
喜朝来、好雨正宜田,公忙否。妇与子,晨皆去。
孙亦往,芸瓜瓠。只老妻留止,为供炊煮。
雨又插秧晴打麦,暮还车水朝犁土。
见何曾,四月有閒人,田家苦。
尘缘相误,大错从何铸。
归梦碧山遥,水云空、人间难住。
落梅如雪,拂面作春寒,登广武、泣新亭,先我伤心许。
雨巾风帽,著酒长安路。
老至厌悲歌,炙银簧、玉靴寒冱。
百年浩荡,憔悴惜初心,飞鸟外、落霞边,那是愁来处。
一从玉局飞仙去,清琴久尘凄调。
落月牵愁,惊涛撼梦,谁访茂陵遗稿。虚堂夜悄。
尚仿佛平生,奋髯悲啸。
莫赋招魂,惹他幽恨到华表。
堂堂忠孝大节,丛残文字里,谁證孤抱。
郭泰人师,灌夫弟畜,惭负针砭多少。元亭梦杳。
叹我亦无端,鬓丝衰早。弹泪西风,霜空孤鹤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