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缘相误,大错从何铸。
归梦碧山遥,水云空、人间难住。
落梅如雪,拂面作春寒,登广武、泣新亭,先我伤心许。
雨巾风帽,著酒长安路。
老至厌悲歌,炙银簧、玉靴寒冱。
百年浩荡,憔悴惜初心,飞鸟外、落霞边,那是愁来处。
尘缘相误,大错从何铸。
归梦碧山遥,水云空、人间难住。
落梅如雪,拂面作春寒,登广武、泣新亭,先我伤心许。
雨巾风帽,著酒长安路。
老至厌悲歌,炙银簧、玉靴寒冱。
百年浩荡,憔悴惜初心,飞鸟外、落霞边,那是愁来处。
这首《蓦山溪》由清代词人王鹏运作于晚清时期,其词风深沉凝重,情感丰富,展现了词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开篇“尘缘相误,大错从何铸”,词人感叹于人生的种种纠葛与错误,似乎在反思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接着,“归梦碧山遥,水云空、人间难住”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向往宁静生活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落梅如雪,拂面作春寒,登广武、泣新亭,先我伤心许”几句,通过落梅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哀婉的氛围,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相结合,暗示了词人在面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时的感伤与无奈。
“雨巾风帽,著酒长安路”则以旅途中的形象,象征着词人在世间的漂泊与挣扎,以及借酒浇愁的生活态度。“老至厌悲歌,炙银簧、玉靴寒冱”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老年心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百年浩荡,憔悴惜初心,飞鸟外、落霞边,那是愁来处”总结全词,词人将个人的愁绪与广阔的历史背景相融合,强调了对初心的珍惜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蓦山溪》通过对个人情感、历史记忆和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深邃的人生思考和情感表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