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春日景象,诗人站在苏溪亭上,看着漫无边际的草地,一阵东风轻拂过十二座栏杆,却没有人倚靠在那里。燕子不再返回,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春天即将过去的哀愁。一片烟雨中,杏花带着寒意开放。这景色和氛围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寂与冷清。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也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这些元素共同构筑了一种时间即将流逝的感觉,而“一汀烟雨杏花寒”则是这份哀愁最好的视觉象征。
从艺术角度看,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都承载着深意。它不仅展示了戴叔伦在唐代诗坛上的成就,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对自然景物细腻描绘的传统美学追求。
罗浮之高高插天,丰湖水阔与天连。
东江倒流西入海,送君归去不用买一钱。
君归长揖谢浮丘,牵车直向太原游。
吕梁虽塞君易凿,龙门未辟君安愁。
君才酷似黄河流,排山转峡非人侔。
程婴已死高义在,不妨悲歌当泣藏山头。
管涔山好君莫隐,干将神物岂长韫。
英雄胸中剑犀利,一朝跃冶人难近。
君乡本有卧龙山,草庐筑就可投闲。
老夫亦渐耕罗浮,南越东瓯咫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