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秣陵秋思》
《秣陵秋思》全文
明 / 苏民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极目平芜绿未凋,澹烟疏霭晚萧萧。

露华最爱翻梧影,霜意何妨到柳条。

两岸砧声杨子渡,片帆秋色广陵潮。

庾楼莫更乘明月,惆怅风前弄玉箫。

(0)
鉴赏

此诗《秣陵秋思》由明代诗人苏民怀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金陵(今南京)的凄美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色与情感。

首句“极目平芜绿未凋”,开篇即以广阔的视野展现了一片尚未褪去绿色的平旷之地,虽是秋季,但生机犹存,给人以希望与生命力的启示。接着,“澹烟疏霭晚萧萧”一句,通过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云气,营造出傍晚时分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转换与时光的流逝。

“露华最爱翻梧影,霜意何妨到柳条。”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观。露珠在梧桐树影上闪烁,似乎在享受这短暂的光华;而霜意虽至柳条,却并未让其失去生机,反而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美感。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两岸砧声杨子渡,片帆秋色广陵潮。”这两句则将视线转向了水边,通过捣衣声与行船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杨子渡口传来阵阵捣衣声,而远处的广陵江面上,一片帆影在秋色中缓缓移动,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悠远的意境。

最后,“庾楼莫更乘明月,惆怅风前弄玉箫。”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忧虑。庾楼,此处借指金陵的名胜,诗人劝诫自己不要在明月下再吹奏玉箫,以免引发更多的愁绪与感慨。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秋日金陵的独特感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苏民怀
朝代:明

苏民怀,字子仁,一字懋德。南海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举人。初官赵州,入为国子监丞,迁刑部主事,改户部,历郎中,终朗宁知府。著有《吹池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二有传。
猜你喜欢

满江红.所租艇名满江红,即以此调赋之

小小红船,恰好是、吴江平底。

早倚作、风波同命,水云知己。

但得南人如使马,不愁西子难随蠡。

到中流、篷背响诗声,鸥飞起。高七尺,伸腰抵。

宽五尺,摩肩挤。算最堪惊者,四边无地。

白月一床渔器具,青山六代侬行李。

快撑开、蠡壳两旁窗,山来矣。

(0)

鹧鸪天·其二

飞鸟行人路不分。樵歌更在上头闻。

替秋增色惟红叶,与世相忘只白云。

鞍月样,剑星文。少年骄马向斜曛。

何如结个山中屋,枯坐蒲团埽叶焚。

(0)

杨柳枝·其三

火出心空树半残。尚垂青妩绾征鞍。

紫骝嘶过花间去,错怨娇黄不耐攀。

(0)

丑奴儿·其四

一春闲却看花眼,黛锁眉峰。倚断珠栊。

不信屏山有万重。如今春去反惆怅,枉赋惊鸿。

舞罢回风。莫揾霞绡泣落虹。

(0)

鹧鸪天·其三

纨素尘昏泪墨乾。袖中书字已三年。

凭阑枉送伤春目,满路风花不耐看。

归信断,见时难。卷衣深坐拊琴叹。

销魂又到黄昏后,一尺帘波漾暮寒。

(0)

锯解令·其二

海棠娇靥殢春红,剪绛蜡、宵沉睡浅。

碧城青雀不飞回,尽泫断、恨眉醉眼。曲阑凭晚。

凄绝秦筝雁短。

霞笺缄泪寄相思,莫絮问、认巢语燕。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