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红船,恰好是、吴江平底。
早倚作、风波同命,水云知己。
但得南人如使马,不愁西子难随蠡。
到中流、篷背响诗声,鸥飞起。高七尺,伸腰抵。
宽五尺,摩肩挤。算最堪惊者,四边无地。
白月一床渔器具,青山六代侬行李。
快撑开、蠡壳两旁窗,山来矣。
小小红船,恰好是、吴江平底。
早倚作、风波同命,水云知己。
但得南人如使马,不愁西子难随蠡。
到中流、篷背响诗声,鸥飞起。高七尺,伸腰抵。
宽五尺,摩肩挤。算最堪惊者,四边无地。
白月一床渔器具,青山六代侬行李。
快撑开、蠡壳两旁窗,山来矣。
这首《满江红·所租艇名满江红,即以此调赋之》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易顺鼎的作品,通过对一艘名为“满江红”的小艇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豪情与对自然的热爱。词的开篇以“小小红船”起笔,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船只的轻巧和色彩,暗示了词人对这艘船的喜爱之情。
“恰好是、吴江平底”,点明了小船的活动水域——吴江,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亲近。接下来,“风波同命,水云知己”将小船比喻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表达了词人与船的深厚情感纽带。“但得南人如使马,不愁西子难随蠡”则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驾驭船只的自信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到中流、篷背响诗声,鸥飞起”描绘了舟行江上的惬意景象,诗人与鸥鸟共舞,吟诗作对,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下片进一步描述了小艇的空间狭小却承载着丰富的内心世界,“高七尺,伸腰抵;宽五尺,摩肩挤”,形象地写出空间的紧凑,也反映出词人对生活空间的满足。
“四边无地”、“白月一床渔器具,青山六代侬行李”则展现了词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小艇虽小,却装下了词人的广阔胸怀。最后,“快撑开、蠡壳两旁窗,山来矣”以豪迈的语气结束,表达了词人乘风破浪、欣赏山水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小艇这一载体,寄寓了词人的人生理想和情感寄托,体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