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支池二首·其一》
《九支池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万里车书自一家,新城蜿蜿卧龙蛇。

路民已别东西日,楼鼓初闻早晚衙。

洗出云岩销虎穴,扫开烟瘴离椒花。

受廛不惜躬耕去,欲与滕公度岁华。

(0)
注释
车书:指交通和文化交融,象征统一。
新城:新建的城市。
蜿蜿:形容曲折连绵。
早晚衙:早晚的官府活动。
云岩:云雾缭绕的山岩。
虎穴:比喻危险或隐秘的地方。
椒花:古代用于祭祀的植物,此处可能象征不祥之气。
受廛:居住在城市中。
躬耕:亲自耕作。
滕公:滕子京,诗人对友人的称呼。
翻译
万里的道路连接着同一个大家庭,新城像蜿蜒的龙蛇般延伸。
百姓已经习惯了东西方向的新划分,早晚都能听到楼阁的鼓声报时衙门的开启。
清澈的溪流冲刷出云雾缭绕的山岩,驱散了虎穴的凶险,扫开了烟雾弥漫的瘴气,远离了花椒花的香气。
即使住在城市中,也不惜亲身耕作,只想和滕公一起度过美好的岁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阔的山水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胸中的雄伟气势和对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

“万里车书自一家”一句,设定了宏大的画面,车书即是古代传递信息的手段,这里的“万里”则显示出极为广阔的距离,而“自一家”意味着统一的信息来源,可能暗示某种权威或者中央集权。

接着,“新城蜿蜿卧龙蛇”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壮观的景象。新城中的蜿蜿(即曲折蜿蜒之意)和“卧龙蛇”形容山脉如同巨龙一般蜿蜒曲折,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山川的神秘与力量。

“路民已别东西日”则转向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这里,“路民”指的是行走在路上的普通百姓,而“别东西日”则是说随着太阳东升西落,人们已经分别去了各自的地方,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紧接着,“楼鼓初闻早晚衙”描绘了城市中的景象。楼鼓即城楼上打出的更鼓,用以报时,而“初闻早晚衙”则显示出一天中早晚两个时段,通过声音传递着时间的消息。

随后,“洗出云岩销虎穴,扫开烟瘴离椒花”这两句,则是对山脉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用“洗出”、“扫开”等动作性词语,强调了人与自然斗争的壮举,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征服自然、开辟新境的勇气。

最后,“受廛不惜躬耕去,欲与滕公度岁华”则转向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受廛”意指接受土地耕作之事,“不惜躬耕去”表达了诗人对于劳动的尊重和投入。而“欲与滕公度岁华”中,诗人表达了希望与朋友一起度过四季、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活憧憬的抒情,展现了诗人的胸怀与境界。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送李尚书镇滑州

南徐报政入文昌,东郡须才别建章。

视草名高同蜀客,拥旄年少胜荀郎。

黄河一曲当城下,缇骑千重照路傍。

自古相门还出相,如今人望在岩廊。

(0)

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书问因以奉寄

早忝金马客,晚为商洛翁。

知名四海内,多病一生中。

举世往还尽,何人心事同。

几时登岘首,恃旧揖三公。

(0)

碧涧寺见元九侍御和展上人诗有三生之句因以和

廊下题诗满壁尘,塔前松树已皴鳞。

古来唯有王文度,重见平生竺道人。

(0)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

翔禽托高柯,倦客念主人。

恩义有所知,四海同一身。

况皆旷大姿,翰音见良辰。

陈规佐武略,高视据要津。

常愿投素诚,今果得所申。

金罍列四座,广厦无氛尘。

留连徂暑中,观望历数旬。

河山险以固,士卒勇且仁。

饬装去未归,相追越城闉。

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0)

雨后游南门寺

郭南山寺雨初晴,上界寻僧竹里行。

半壁楼台秋月过,一川烟水夕阳平。

苔封石室云含润,露滴松枝鹤有声。

木叶萧萧动归思,西风画角汉东城。

(0)

送张十八归桐庐

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

正落寒潮水,相随夜到门。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