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诗人以深邃的情怀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对归乡之美好生活的向往。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开篇便设定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青苔小径紧邻江岸,竹子随风摇曳;而远处则是茅草覆盖的大地,上面盛开着各色花朵。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不仅描绘了春日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一种脱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望。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这里诗人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甲子为六十年一轮回的干支循环,频繁的别离让时光飞逝,如同春天的花朵般短暂而易逝。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闲适生活,他靠着拐杖观赏那孤独的岩石,或是将酒壶倾斜于浅水之中,享受着简单而宁静的时光。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这里描写了春日的鸟语花香,远处的海鸥在水面上安静地漂浮,而近处则有燕子在微风中优雅地飞翔,这些生动的画面增添了一份宁谧与和谐。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复杂与困顿的认知,同时也强调自己生命中的平静与自在,即使世界纷扰,但个人的内心世界依然可以找到一片清澈。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总结,无论是在清醒还是醉酒之中,只要能顺应内心的喜悦,就能将任何地方当作归宿。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由生涯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园与归属的深刻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领悟,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茅屋霜团,管城春满,夜雪初霁房栊。
峭寒人寂,灯影坐衰翁。
倦倚红泥小火,无衣者,怎过深冬。
乌啼悄,更阑梦远,天上景阳钟。花骢。
趋曙雪,鸡鸣紫陌,晓辟铜龙。
正玉梅三九,琼海香红。
谁分桑田送老,梦华录,空忆京东。
宣皇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古愁流一发,冻华湿瓦,天影欲离青。
婵娟初斗罢,密迩佳期,好事会圆成。
微遮茜袖,想峭鬟窥树轻盈。
须后夜瑶空雪意,补足二分明。吟声。
花间暗度,唤起冰轮,悄催他端正。
还只恐庞儿越瘦,不耐风棱。
影娥池上无人到,管荒波半角枯菱。
仙梦冷,寒簧被也霜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