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愁流一发,冻华湿瓦,天影欲离青。
婵娟初斗罢,密迩佳期,好事会圆成。
微遮茜袖,想峭鬟窥树轻盈。
须后夜瑶空雪意,补足二分明。吟声。
花间暗度,唤起冰轮,悄催他端正。
还只恐庞儿越瘦,不耐风棱。
影娥池上无人到,管荒波半角枯菱。
仙梦冷,寒簧被也霜凝。
古愁流一发,冻华湿瓦,天影欲离青。
婵娟初斗罢,密迩佳期,好事会圆成。
微遮茜袖,想峭鬟窥树轻盈。
须后夜瑶空雪意,补足二分明。吟声。
花间暗度,唤起冰轮,悄催他端正。
还只恐庞儿越瘦,不耐风棱。
影娥池上无人到,管荒波半角枯菱。
仙梦冷,寒簧被也霜凝。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夜月色下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古愁流一发"开篇即显愁绪,如流水般绵长,与寒冷的冰雪相映,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冻华湿瓦,天影欲离青"描绘了月光洒在冻结的瓦片上,天空中的月影摇曳,仿佛与青色的夜幕分离,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婵娟初斗罢"借月亮比喻女子的美丽,暗示了即将到来的良辰美景。"密迩佳期,好事会圆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即将圆满的期待,但又带有一丝不确定和忧虑。接下来的"微遮茜袖,想峭鬟窥树轻盈"通过女子的细节描写,展现出她的娇羞和灵动。
"须后夜瑶空雪意,补足二分明"进一步描绘月色如雪,明亮而纯净,与"二分明"的典故相呼应,增添了诗意。"花间暗度,唤起冰轮,悄催他端正"则以花间月色为背景,写出月光悄然唤醒万物,使一切显得更加端庄。
然而,诗人担忧月色太过明亮可能会使女子的容颜显得过于消瘦,经不住风的侵袭。"影娥池上无人到,管荒波半角枯菱"描绘了池塘边的冷清景象,只有月光和枯菱作伴,更显孤独。最后,"仙梦冷,寒簧被也霜凝"以寒冷的梦境和结霜的被子收尾,表达了深深的寒意和孤寂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又有对现实的忧虑,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