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江云.十二月十三夜望月,和次香韵》
《渡江云.十二月十三夜望月,和次香韵》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古愁流一发,冻华湿瓦,天影欲离青。

婵娟初斗罢,密迩佳期,好事会圆成。

微遮茜袖,想峭鬟窥树轻盈。

须后夜瑶空雪意,补足二分明。吟声。

花间暗度,唤起冰轮,悄催他端正。

还只恐庞儿越瘦,不耐风棱。

影娥池上无人到,管荒波半角枯菱。

仙梦冷,寒簧被也霜凝。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夜月色下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古愁流一发"开篇即显愁绪,如流水般绵长,与寒冷的冰雪相映,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冻华湿瓦,天影欲离青"描绘了月光洒在冻结的瓦片上,天空中的月影摇曳,仿佛与青色的夜幕分离,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婵娟初斗罢"借月亮比喻女子的美丽,暗示了即将到来的良辰美景。"密迩佳期,好事会圆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即将圆满的期待,但又带有一丝不确定和忧虑。接下来的"微遮茜袖,想峭鬟窥树轻盈"通过女子的细节描写,展现出她的娇羞和灵动。

"须后夜瑶空雪意,补足二分明"进一步描绘月色如雪,明亮而纯净,与"二分明"的典故相呼应,增添了诗意。"花间暗度,唤起冰轮,悄催他端正"则以花间月色为背景,写出月光悄然唤醒万物,使一切显得更加端庄。

然而,诗人担忧月色太过明亮可能会使女子的容颜显得过于消瘦,经不住风的侵袭。"影娥池上无人到,管荒波半角枯菱"描绘了池塘边的冷清景象,只有月光和枯菱作伴,更显孤独。最后,"仙梦冷,寒簧被也霜凝"以寒冷的梦境和结霜的被子收尾,表达了深深的寒意和孤寂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又有对现实的忧虑,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题都亭驿

江梅的烁未全开,老倦无心上将台。
人在江南望江北,断鸿声里送潮来。

(0)

题明道人

休论道骨与仙风,自许平生义与忠。
千古已尝规治乱,一身何足计穷通。
仰天但觉心如铁,览镜犹欣发未蓬。
尘世纷纷千百辈,只君双眼识英雄。

(0)

满庭芳 书虫

蚕鱼虽小,咬文嚼字,有甚才学。
绵缠纸里书中耗,占定窝巢。
俺看他一生怕了,你钻他何日开交。
听吾道:轻身儿快跑,捻着你命难饶!

(0)

家兄有和再用韵

故人在何处,清梦或逢之。
老树秋声早,深窗曙色迟。
湿萤粘露草,惊鸟徒风枝。
琴破才支卧,知无钟子期。

(0)

兵火后野望

干戈连万国,丘壑卧三年。
虎啸黄茅地,鸦屯白骨田。
渴虹疑竭海,腥雾欲沈天。
摇落前朝老,长怀鲁仲连。

(0)

石{上巩下石}

突兀倚苍穹,谁云巧妙工。
滴□岩已竭,神运□常空。
人入嵌□里,春归秋□中。
□翁何处在,孤塔凛高风。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