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回雁咽。绕依微、水边木末。
残阳些影,渐向江流尽处灭。不尽凄凄切切。
又愁人、满篷寒月。那堪听了,一夜西风两岸叶。
帆回雁咽。绕依微、水边木末。
残阳些影,渐向江流尽处灭。不尽凄凄切切。
又愁人、满篷寒月。那堪听了,一夜西风两岸叶。
这首诗描绘了在蜀山渡口泊舟时的凄凉景象与内心感受。开篇“帆回雁咽”以动态的帆影和雁鸣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接着,“绕依微、水边木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远与孤寂。夕阳的余晖渐渐消逝于江面尽头,留下的是“不尽凄凄切切”的情感波动。
“又愁人、满篷寒月”一句,将愁绪与寒冷的月光结合,加深了孤独与哀愁的氛围。最后,“那堪听了,一夜西风两岸叶”,以西风中飘落的两岸树叶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无助与哀伤,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诉说着离别与失落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变迁时的感慨与思考,具有深沉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郁蒸变炎景,雨意含烦暄。
初若霰着枝,须臾如倾盆。
恒旸亦已病,蓄此非朝昏。
梧桐翻旱叶,兰蕙活微根。
望久足慰怀,迎凉敞窗轩。
中伏未及秋,于物犹殷繁。
冻蝇遂敛翼,湿蚁随流奔。
鸟飞压云重,夕明知月昏。
人事无兼遂,漠然惟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