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童歌竹枝,吟得长官诗。
白社思宗炳,黄金铸子期。
河清容吏隐,山静与僧宜。
中宿曾游处,归耕及此时。
村童歌竹枝,吟得长官诗。
白社思宗炳,黄金铸子期。
河清容吏隐,山静与僧宜。
中宿曾游处,归耕及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村童歌竹枝,吟得长官诗”以孩童的欢声笑语为引,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淳朴与欢乐,同时也暗示了地方官员与民众之间的和谐关系。接着,“白社思宗炳,黄金铸子期”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高士的追慕之情,以及对友谊与知音的渴望,寓意深远。
“河清容吏隐,山静与僧宜”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将官员的隐退生活与僧侣的修行环境相提并论,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外在环境的契合,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最后,“中宿曾游处,归耕及此时”两句,点明了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地点,现在正是回归田园生活的好时机。这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也预示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充满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尼邱降神圣,鸿化流无疆。
三迁毓明德,重光丽秋阳。
周辙竟不西,斯贤复遑遑。
坐令百代下,掩卷悲齐梁。
博士几叶孙,逢时迈虞唐。
通籍联禁从,鸣玉司烝尝。
仍于报功典,再衍酬恩章。
煌煌紫鸾书,照耀东山傍。
逝者不可作,萱枝独芬芳。
永怀五鼎意,先后同悲凉。
予亦章甫士,诗书沐馀光。
顾兹盛明典,何以称褒扬。
共惟神明胄,允矣万夫望。
惟圣始孝弟,惟皇眷忠良。
怀哉复何言,尔祖训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