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不在酒,而得酒中情。
达士逃于酒,而争酒中名。
我亦两置之,陶陶乐其生。
醉吟泣风雨,落笔鬼神惊。
古来才仙者,多以酒而成。
醉翁不在酒,而得酒中情。
达士逃于酒,而争酒中名。
我亦两置之,陶陶乐其生。
醉吟泣风雨,落笔鬼神惊。
古来才仙者,多以酒而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名为《和饮酒(其三)》。诗中探讨了饮酒的不同态度与影响。
首句“醉翁不在酒,而得酒中情”,指出真正的醉翁并非醉于酒本身,而是从中获得情感的共鸣与释放。接着,“达士逃于酒,而争酒中名”则对比了两种不同的饮酒心态:高雅的士人可能借酒逃避现实,追求内心的宁静;而世俗之人则在酒中争夺名声与地位。诗人随后表达了自己对这两种态度的超脱:“我亦两置之,陶陶乐其生。”他选择不被这些世俗观念所束缚,而是享受生活的乐趣。
接下来的两句“醉吟泣风雨,落笔鬼神惊”,描绘了一位诗人醉后的状态。他不仅沉浸在自然的风雨之中,还通过诗歌创作触动了天地间的灵性,甚至让鬼神为之惊叹。这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情感深度。
最后,“古来才仙者,多以酒而成”总结了历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无论是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仙风道骨的隐士,往往都与酒有着不解之缘。这既是对前文内容的呼应,也暗示了饮酒对于激发创造力和个性表达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人对饮酒的不同态度,以及饮酒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感与艺术的独特见解。
高阁岧峣对远山,雨馀愁望不成欢。
拟将敛黛强消遣,却是幽思苦未阑。
小园五亩依篁竹,中有茆茨数椽屋。
小桥度水既窈窕,侧径穿花仍曲六。
惯看翠碧羽差池,时听黄鹂声断续。
诗成持鼓过雷门,谁信抛砖能引玉。
长篇丽句为藩饰,小草么花蒙著录。
悬知家世以诗鸣,压倒平泉与昌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