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诏颁宽大,天恩遍迩遐。
雷风孚号令,草木动萌芽。
圣诏颁宽大,天恩遍迩遐。
雷风孚号令,草木动萌芽。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春日景象,通过圣旨、天恩、雷风和草木的生长,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复苏的美丽画面。诗人巧妙地将皇权的仁慈与大自然的更新变化相结合,表达了一种对君主宽厚政策的赞颂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喜悦心情。
圣诏颁宽大,体现了君主以德治国,恩泽普及的理念。这里的“圣诏”指皇帝的命令或教令,其“颁”是发布、宣布的意思,表明皇上的法令已经公布并开始实施,而“宽大”则强调了这种政策的宽松和包容之意。
天恩遍迩遐,则是进一步描绘上述政策所带来的美好结果。“天恩”指的是皇帝如天般的恩惠,“迩遐”则意味着普及、无处不在,形象地表达了皇上的恩泽像阳光和雨水一样,无处不至,深入人心。
雷风孚号令,草木动萌芽,是对春天景象的具体描绘。“孚号”是雷声的拟声词,形容雷鸣如同命令一般,预示着季节的转换。接下来的“草木动萌芽”,则明确指出了植物在春风吹拂和雷雨滋润后开始生长发芽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更新变化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于君主宽厚政策所带来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常将个人感情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以此表达政治和社会的理想状态。
秋堂气渐肃。暮角吹来声断续。凭遍阑干几曲。
又凉战庭梧,风敲檐竹。多情宋玉。
对楚天、无奈幽独。中秋过,月华未阙,夜色灿如烛。
空谷。美人羁束。又老尽、江南草木。愁来心绪易触。
目断瑶台,梦绕金屋。雁归犹未卜。
且漫放、题红去速。凄迷处,年来诗鬓,换动镜中绿。
帝城幽绝处,孤台起、突兀古墙边。
叹车马此时,几人休歇,林丘我辈,随意盘桓。
恰还有,彩毫堪共赋,清酒罄交欢。
佳气郁葱,瞻来北阙,岚光重叠,送自西山。
斜阳风吹落,冰轮皎又见,涌上天坛。
各自迷离烟树,指点乡关。
正西湖雨后,荷香十里,梁园月下,竹影千竿。
何事莼鲈高兴,偏让张翰。
香吐黄昏,不是风尘味。清影弄、月痕轻缀。
袅袅扶风,联珠颗、枝条柔翠。
几多番、落尽还开,直恁秾情幽媚。
绣窗绮阁,惯是怜娃惜婢。晚妆残、湘云堆髻。
一枝偏倚,珊枕玉温香腻。
夜深沉、梦醒残鸡,暗麝尤侵鸳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