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似青青带似长,丛丛秀色泛烟光。
春风吹醒西堂梦,留得诗名万古香。
毡似青青带似长,丛丛秀色泛烟光。
春风吹醒西堂梦,留得诗名万古香。
这首元代诗人郭居敬的《百香诗(其六十九)草》以“毡似青青带似长,丛丛秀色泛烟光”开篇,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画面。诗人将草地比作青绿色的地毯,绵延不绝,又如长长的丝带,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草地的广阔与连绵。接着,“丛丛秀色泛烟光”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草地的美丽,无论是单独的草丛还是成片的草地,在晨雾或薄烟中都显得格外清新脱俗,散发出迷人的光泽。
“春风吹醒西堂梦,留得诗名万古香”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春风不仅唤醒了沉睡中的西堂(此处可能指诗人的心灵或某种理想),也赋予了这片草地以生命和活力。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诗歌艺术永恒价值的颂扬。通过这首诗,郭居敬不仅捕捉到了自然界之美,更表达了对诗歌创作持久魅力的深刻感悟,使得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流传,更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万古传诵的经典之作。
叹浓欢易散,便忍把、恩情抛掷。
恁时寸心,惟思生翅翼。别后踪迹。
不定如萍泛,暂抛江沔,又留连京国。
芳容料见尤光泽。共赏青楼,同游绮陌。
皆曾痛怜深惜。纵鳞鸿托意,云水犹隔。兰房深寂。
映轻红淡碧。翠竹名花底、同燕息。杯盘屡肯留客。
见真诚厚爱,意深情极。乌纱剪为新冠帻。
谁知道、荏苒尘埃带抹,任他倾侧。
朝云信、且候潮汐。但寸心、未改伊人在,应须近得。
凭几无聊昼掩扉,芬芬晴气减春衣。
隔帘相应莺初语,背日连飞雁北归。
莫逆交游千里别,远来音信两年稀。
追寻旧事成幽梦,触物心行事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