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黎民困贼庭,杞城睢社势相形。
四公百战期歼虏,数载重围不启扃。
当日捐躯全土境,至今遗貌载丹青。
行人安得侵松槚,樵采从来禁有刑。
天宝黎民困贼庭,杞城睢社势相形。
四公百战期歼虏,数载重围不启扃。
当日捐躯全土境,至今遗貌载丹青。
行人安得侵松槚,樵采从来禁有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的《和次中双庙感事》。诗中描述了唐朝天宝年间,人民深受贼寇之苦,杞城和睢社等地形势严峻,英勇的将领们历经百战,期望能彻底消灭敌人。然而,战争持续多年,包围圈始终未能打破。诗中提及的"四公"可能指的是有功的将领,他们为了国家和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其形象被后人铭记在画作或历史记载中。诗人感慨,行人不应侵犯他们的陵墓,砍伐松槚是有违礼制的行为。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与对和平的向往。
芸屋题春笔似椽,翠茵蔼蔼欲霏烟。
悬知生物从元化,共说芳心祇旧年。
香吐杂花成百和,阴擎低柳候三眠。
身前正儗春晖报,梦后多应晚兴绵。
上国濠梁随浩浩,故乡蓬岛忆芊芊。
自家意思何人识,努力工夫信手编。
指佞廷阶嗟已矣,忘忧杖履觉悠然。
尽令雨露青青在,宁羡繁华绮采鲜。
岭海驰驱万里天,慈亲相对泪如泉。
状供政府原非妄,启入储宫俯见怜。
旭日锦萱春蔼蔼,冷风玉树月娟娟。
版舆早候来归日,儗补南陔小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