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亭官柳下,长路酒杯前。
待解薰风缆,频回落日鞭。
龚黄新宠命,梁宋古山川。
去去应传得,歌谣满日边。
短亭官柳下,长路酒杯前。
待解薰风缆,频回落日鞭。
龚黄新宠命,梁宋古山川。
去去应传得,歌谣满日边。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送张信卿知归德州》描绘了送别友人张信卿前往德州任职的情景。首句“短亭官柳下”,以短亭和官柳渲染出送别的场景,暗示着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次句“长路酒杯前”则通过饮酒壮行,寄托了对朋友长途跋涉的关怀与祝愿。
“待解薰风缆”中的“薰风”象征和煦的春风,意味着张信卿将要启程,暗示旅程的开始。“频回落日鞭”则描绘了频繁挥鞭催马,追赶落日的画面,表达了希望他一路顺风、早日到达的愿望。
“龚黄新宠命”暗指张信卿的新任官职受到朝廷的青睐,寓意仕途前景光明。“梁宋古山川”则借古地名寄寓对德州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友人治理一方的期待。
最后两句“去去应传得,歌谣满日边”预祝张信卿此去政绩斐然,百姓口碑流传,如同歌谣一般,声名远播京城。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送别的深情,又有对友人的期许,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
虎踞龙僵,狮蹲象偃,人立而偻。
铁干盘拿,铜根倔强,势欲排天去。
老苔秋缚,怒涛夜吼,捲尽苍茫今古。
镇支离、千围古翠,祇容冷云堆絮。
谁眠其下,却惊石丈,横碍松根蟠处。
鸟雀呼风,儿童敲火,碧汇千钟乳。
铜驼头角,石鲸鳞甲,哙等何堪信伍。
看月下、颓然二老,幻成翁妪。
一枝枝,未曾经谢,黄时早如子。霜帘捲处。
较金缕衣痕,多些香味。面面圣檀风外缀。
萼蹙微笼紫。似昨夜、侯门烛灭,铜盘堆蜡泪。
传闻鄢陵战场多,问花何偏傍,荒城废垒。
拈花嗅,形容遍,几番不似。
多分安陵年少客,半醉后、金丸抛叶里。
想天上、故人乡梦,惺惺长记此。
元宵过了,喜华筵、重照银花火树。
南极老人星献瑞,恰接春灯三五。
族压温邢,才雄管乐,伯仲齐伊吕。
升平盛事,尧年老鹤能语。
今日鬓发萧萧,关山历历也,长安何处。
三见蓬莱清浅甚,一笑人间今古。
铁笛仙翁,锦袍学士,暂溷渔樵侣。
隔江长啸,月明何限更鼓。
长途迫岁,正黄河飞雪,马都没腹。
裤缚黄皮雄舞槊,那顾从奴猬缩。
斫彘屠门,射雕塞上,生啖黄獐肉。
看君意气,真成勇过贲育。
况是历落盘龙,风流公瑾,海内标名目。
此去长安声价重,定压庾徐潘陆。
愧我牢骚,借人杯炙,送汝登华轴。
慈恩题罢,归鞭春昼须速。
画堂左侧,绣槛东偏,朵朵轻俊。
欧碧姚黄,总是让他风韵。
紫府家乡原不远,红楼伴侣休相混。
记当时,恰一枝初颤,便曾厮认。
讵料是、六年一别,今日人归,倍添春晕。
满院浓香,砌就閒愁成阵。
雨后喜看娇态足,朝来怕见残妆褪。
这情怀,沈醉醒时,细将花问。
正带梦、流莺碎语。似诉帘间,已收宿雨。
此日墙头,花枝定是招行旅。
风光何处,总在斜桥极浦。
看才过收灯,却又是林边,春笋将努。
倚帘曾暗许,锦鳞来太迟暮。
连朝春困,浑欲倩、东风扶住。
便从此、炙杏烘桃,怕难熨、两眉愁绪。
凭阑久、斜阳红敛,渐沈霞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