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带梦、流莺碎语。似诉帘间,已收宿雨。
此日墙头,花枝定是招行旅。
风光何处,总在斜桥极浦。
看才过收灯,却又是林边,春笋将努。
倚帘曾暗许,锦鳞来太迟暮。
连朝春困,浑欲倩、东风扶住。
便从此、炙杏烘桃,怕难熨、两眉愁绪。
凭阑久、斜阳红敛,渐沈霞缕。
正带梦、流莺碎语。似诉帘间,已收宿雨。
此日墙头,花枝定是招行旅。
风光何处,总在斜桥极浦。
看才过收灯,却又是林边,春笋将努。
倚帘曾暗许,锦鳞来太迟暮。
连朝春困,浑欲倩、东风扶住。
便从此、炙杏烘桃,怕难熨、两眉愁绪。
凭阑久、斜阳红敛,渐沈霞缕。
这首词描绘了春晴之下的自然美景与细腻的情感波动。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致,如流莺的啼鸣、帘间的雨后清新、斜桥与极浦的风光、以及春笋的生长。词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融入了词人对时光流转、情感变化的感慨。
“正带梦、流莺碎语”,开篇即以梦境与流莺的啼鸣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似诉帘间,已收宿雨”,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宁静与清新,流莺仿佛在诉说着雨后的故事。接下来,“此日墙头,花枝定是招行旅”一句,既写出了春日里花朵吸引行人的景象,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期待与憧憬。
“风光何处,总在斜桥极浦”,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追寻与向往。紧接着,“看才过收灯,却又是林边,春笋将努”,通过春笋的生长,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倚帘曾暗许,锦鳞来太迟暮”,这一句充满了情感的深度,似乎在讲述一段未完成的爱情故事,锦鳞的迟到象征着错过与遗憾。最后,“连朝春困,浑欲倩、东风扶住”,表达了对春困的无奈与渴望被温柔以待的心情。
“便从此、炙杏烘桃,怕难熨、两眉愁绪”,词人希望借由美好的事物来抚慰内心的愁绪,但又担心效果有限。结尾处,“凭阑久、斜阳红敛,渐沈霞缕”,以夕阳西下、霞光渐隐的画面,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与情感的沉淀,同时也预示着新的开始。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描写相结合,展现了词人对春天、对生活、对情感的独特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