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泗滨得石磬》
《泗滨得石磬》全文
唐 / 李勋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浮磬潜清深,依依呈碧浔。

出水见贞质,在悬含玉音。

对此喜还叹,几秋还到今。

器古契良觌,韵和谐宿心。

何为值明鉴,适得离幽沈。

自兹入清庙,无复泥沙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īnshíqìng
táng / xūn

qìngqiánqīngshēnchéngxún
chūshuǐjiànzhēnzhìzàixuánhányīn

duìháitànqiūháidàojīn
liángyùnxié宿xīn

wèizhímíngjiànshìyōushěn
qīngmiàoshāqīn

注释
浮磬:古代一种用以奏乐的石磬。
潜清深:隐藏在清澈的深处。
碧浔:碧绿的水边。
贞质:坚贞的本质。
玉音:如玉般清脆悦耳的声音。
契良觌:契合美好的相遇。
宿心:长久以来的心愿或情感。
明鉴:明察如镜的人或事物。
幽沈:幽深、寂静。
清庙:古代祭祀祖先的场所,象征尊贵和神圣。
泥沙侵:尘世的纷扰和污染。
翻译
浮磬的声音悄然清澈,深深沉在碧绿的水底。
它从水中显现,展示着坚贞的品质,声音如玉般悦耳。
面对此景,我欣喜又感叹,时光荏苒,已过数个秋天。
古老的磬器与美好的相遇相合,韵律和谐,触动了我久存的心灵。
为何此刻遇见明鉴,恰好脱离了幽深的沉寂。
从此,这磬将进入神圣的殿堂,再不受尘世污垢的侵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悦和内心的平静。

"浮磬潜清深,依依呈碧浔。出水见贞质,在悬含玉音。" 这几句通过对山石、溪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之美。"浮磬"指的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石头,它们沉潜于清澈的溪水中,给人以深邃之感。而"依依呈碧浔"则是形容山谷间的溪流蜿蜒曲折,呈现出一片碧绿。"出水见贞质"指的是石头从清澈的水中露出其本真的美丽,而"在悬含玉音"则是在说这些石头仿佛能够发出如玉般纯净的声音。

"对此喜还叹,几秋还到今。器古契良觌,韵和谐宿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欣喜之情,以及这种情感跨越季节的持久性。"对此喜还叹"说明诗人对于眼前的景色感到无比的快乐,而"几秋还到今"则是在说这样的快乐已经持续了好几个季节。"器古契良觌"中的"器古"可能指的是古老的器物,比喻时间的流逝,而"契良觌"则是形容石头之间契合得天衣无缝。"韵和谐宿心"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平静。

"何为值明鉴,适得离幽沈。自兹入清庙,无复泥沙侵。"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对于找到如此美好的石头而感到庆幸,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脱离世俗纷扰,进入一个纯净无染的精神世界的愿望。"何为值明鉴"是在询问为什么能够遇见这样清澈如镜子的水面,而"适得离幽沈"则是庆幸自己能从喧嚣与尘世中解脱出来。"自兹入清庙"表达了诗人希望进入一个清净的空间,而"无复泥沙侵"则是在说在这样的地方,不再有世俗的污染和打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希望超脱尘世、达到心灵平静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李勋

李勋
朝代:唐

李勋,唐代诗人,著有《泗滨得石磬》。死后葬在陕西礼泉县城东北烟霞新村。
猜你喜欢

题钱德钧水村隐居图

帘捲苍茫野色,屋连演迤清流。

岁晼晚兮自适,蹇谁留兮中洲。

(0)

题画

结庐斜傍白云中,万壑涛声松际通。

林外有人知问渡,深山不尽晚来风。

(0)

绝句二首·其一

孤灯一盏照空房,四壁蛩声欲断肠。

休怨凄凉眼前事,自烧前世断头香。

(0)

平望舟中即事

独坐篷■下,挑灯忆别离。旋沽平望酒,细咏鲁公诗。

远寺钟声动,孤村月上迟。

含愁缄尺素,慰我北堂思。

(0)

题画木芙蓉

吹遍鲤鱼江岸风,露条霜蕊一重重。

谢家池上秋容润,十里长堤间白红。

(0)

归舟寄朱子蕃

春江自蜀来,半是岷峨雪。

千里下江陵,山山响鶗鴂。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