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江野哭》
《吴江野哭》全文
明 / 夏完淳   形式: 古风

江南三月莺花娇,东风系缆垂虹桥。

美人意气埋尘雾,门前枯柳风萧萧。

有客扁舟泪成血,三千珠履音尘绝。

晓气平连震泽云,春风吹落吴江月。

平陵一曲声杳然,灵旗惨淡归荒烟。

茫茫沧海填精卫,寂寂空山哭杜鹃。

梦中细语曾闻得,苍黄不辨公颜色。

江上非无吊屈人,座中犹是悲田客。

感激当年授命时,哭公清夜畏人知。

空闻蔡琰犹堪赎,便作侯芭不敢辞。

相将洒泪衔黄土,筑公虚冢青松路。

年年同祭伍胥祠,人人不上要离墓。

(0)
鉴赏

这首诗《吴江野哭》由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通过描绘江南三月的景象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哀愁。

首句“江南三月莺花娇”以明媚的春景开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随后“东风系缆垂虹桥”则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桥上系着的船随着春风轻轻摇摆,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接下来,“美人意气埋尘雾,门前枯柳风萧萧”两句,笔锋一转,从自然景观转向对人物情感的描绘,暗示了某种失落或哀伤的情绪。美人意气消沉,门前的枯柳在冷风中摇曳,形成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有客扁舟泪成血,三千珠履音尘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客人的泪水如同鲜血般流淌,三千珠履象征着昔日繁华的消失,音尘绝则表达了彻底的寂静与孤独。

“晓气平连震泽云,春风吹落吴江月”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月光的洒落,与前文的哀愁形成对比,但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主题。

“平陵一曲声杳然,灵旗惨淡归荒烟”将情感推向高潮,平陵一曲象征着历史的回响,却已消失在荒烟之中,灵旗的惨淡则暗示了英雄的逝去与哀悼的氛围。

“梦中细语曾闻得,苍黄不辨公颜色”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不舍,梦中的细语虽能听到,却无法辨认其面容,增加了哀伤的深度。

“江上非无吊屈人,座中犹是悲田客”则将情感扩展到更广泛的历史与社会层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感激当年授命时,哭公清夜畏人知”强调了对英雄行为的敬佩与对牺牲精神的赞美,同时暗示了在清静之夜,人们对于英雄的哀悼与敬仰。

“空闻蔡琰犹堪赎,便作侯芭不敢辞”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英雄行为的认同与对自身责任的承担。

最后,“相将洒泪衔黄土,筑公虚冢青松路。年年同祭伍胥祠,人人不上要离墓”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对英雄的纪念与对历史的尊重,每年共同祭拜伍胥祠,却无人前往要离墓,体现了对英雄不同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情感的层层深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与怀念。

作者介绍
夏完淳

夏完淳
朝代:明   字:存古   号:小隐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生辰:1631~1647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四偶忆

疏烟暮霭。人在斜阳秋草外。梦绕天涯。

知是当垆第几家。舞裙歌扇。犹忆遏云花底宴。

楚客愁多。欲采芙蓉奈远何。

(0)

巫山一段云.飞鸣宿食雁

落日边声急,寒云客路愁。西风吹度岳阳楼。

木叶正辞秋。阵乱惊渔火,声寒堕舶舟。

月明投足荻花洲。聊缓稻粱谋。

(0)

卖花声.春晚,和纪伯紫韵

落尽樱桃,万点花飞一片。绣窗闲、初停针线。

无情蜂蝶,争趁芳尘软。下香阶,欲扶还倦。

游丝飞絮,好任东风吹转。恨垂杨、空庭又晚。

遥山暮雨,泪染春江面。倚妆楼,罗帷频捲。

(0)

后庭宴·其二岭南归棹苦雨,和罗弘载韵

滚滚洪涛,潇潇暮雨。春云遮住春归路。

片云岭外是江南,岭中尚隔千重雾。

长年稳挂轻帆,欲趁东风飞去。

滩高溜急,不放扁舟度。共是别离人,又添肠断句。

(0)

玉楼春·其五秋村

日暮东风芳草绿。衰柳寒芜绕茅屋。

百树鸡桑半顷麻,数尺丝纶一竿竹。

此处挂冠凉自足。黄菊倚风村酒熟。

有时新月傍帘钩,唱到白蘋洲畔曲。

(0)

双调望江南.西湖曲十首·其七

湖上雨,景色淡空濛。

几处楼台迷倒影,满溪烟树失高峰。曲港小船通。

西泠路,千涧响淙淙。

破竹泉高天界水,翻经声和上方钟。游屐片云封。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