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尽樱桃,万点花飞一片。绣窗闲、初停针线。
无情蜂蝶,争趁芳尘软。下香阶,欲扶还倦。
游丝飞絮,好任东风吹转。恨垂杨、空庭又晚。
遥山暮雨,泪染春江面。倚妆楼,罗帷频捲。
落尽樱桃,万点花飞一片。绣窗闲、初停针线。
无情蜂蝶,争趁芳尘软。下香阶,欲扶还倦。
游丝飞絮,好任东风吹转。恨垂杨、空庭又晚。
遥山暮雨,泪染春江面。倚妆楼,罗帷频捲。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卖花声·春晚,和纪伯紫韵》描绘了一幅春末落花纷飞、闺中女子伤春的画面。"落尽樱桃,万点花飞一片",以樱桃落尽象征春光消逝,花瓣如雨纷飞,渲染出浓郁的离别与惋惜之情。"绣窗闲、初停针线",暗示女子因春色无常而暂停了手中的活计,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怀。
"无情蜂蝶,争趁芳尘软",通过蜂蝶的忙碌,反衬出女子内心的孤寂。"下香阶,欲扶还倦",写出女子步履蹒跚,想要出门寻觅春色,却又力不从心的疲惫。"游丝飞絮,好任东风吹转",进一步描绘了春风吹动落花的场景,增添了凄凉之意。
"恨垂杨、空庭又晚",垂柳依依,空荡庭院更显孤独,傍晚时分的暮雨更添愁绪。"遥山暮雨,泪染春江面",女子的泪水仿佛融入了江水,表达了深深的哀愁。最后,"倚妆楼,罗帷频捲",她独自倚靠在妆楼上,频繁地掀动罗帷,渴望能借此望见远方,寄托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清末文人对春去秋来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