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岚烟护碧苔,地无高下总栽梅。
花随流水绕除去,云共好山排闼来。
月冷蛙声諠鼓吹,风清蜃气耸楼台。
过逢况有侯芭在,白首玄经未足咍。
三径岚烟护碧苔,地无高下总栽梅。
花随流水绕除去,云共好山排闼来。
月冷蛙声諠鼓吹,风清蜃气耸楼台。
过逢况有侯芭在,白首玄经未足咍。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山房景象。首联“三径岚烟护碧苔,地无高下总栽梅”以“三径”象征隐居之所,岚烟与碧苔营造出一种幽静而自然的氛围,而不论高低均植梅树,则展现了主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追求高洁品格的情怀。
颔联“花随流水绕除去,云共好山排闼来”进一步展开画面,流水带走了花香,云与好山仿佛推门而入,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山房紧密相连,赋予了空间以动态与生命力。
颈联“月冷蛙声諠鼓吹,风清蜃气耸楼台”则通过月夜的宁静与蛙鸣的热闹形成对比,以及清风中蜃气(海市蜃楼)使楼台显得更为壮观,展现了山房夜晚的独特魅力和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存。
尾联“过逢况有侯芭在,白首玄经未足咍”以“侯芭”代指智者或隐士,表达了即使年岁已高,仍能与智者相逢,探讨玄妙之经,生活充实而满足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山房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探索的执着。
晓星低射疏棂,殢寒却枕还慵起。
炊烟逗屋,隔房人语,镫前行李。
霜滑平桥,雾迷衰草,时闻流水。
怅雕鞍独拥,清寒满袖,入斜月、空山里。
谩把鞭梢暗指。
酒旗边、柴门又闭。
分水点墨,因风欲寄,梅花万里。
宝帐春慵,梦中肯信,有人憔悴。
待归来、别倚新腔,换却泪毫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