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桃》
《桃》全文
唐 / 李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

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

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

还欣上林苑,千岁奉君王。

(0)
注释
成蹊:小径。
秾华:繁花盛开。
井傍:小径旁边。
山风:山间的清风。
笑脸:微笑的脸庞。
朝露:早晨的露珠。
泫啼妆:像泪珠般的妆饰。
隐士:隐居的人。
仙人路:仙人的道路。
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
千岁:千年。
翻译
唯有那幽静的小径旁,繁花盛开如锦绣。
山间的清风吹拂,仿佛在凝视着笑脸,早晨的露珠闪烁,像是泪水妆点容颜。
隐士的面容或许会因岁月改变,仙人的道路似乎越来越遥远。
我依然欣喜于上林苑的美景,期待千年之后还能侍奉君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同时也蕴含着深远的思想内涵。开篇“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两句,通过对一处偏僻而秀美之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喜爱。这里的“成蹊”指的是自然形成的小径,而“秾华”则是形容花草繁茂的景象,井旁则可能暗示着一种自给自足、安逸宁静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两句,则通过对自然界中细微之处的观察,将山风和朝露人格化,表现出大自然赋予万物生机与美丽的能力。这里,“山风”的“笑脸”、“朝露”的“啼妆”,都是诗人情感的投射,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之美的感悟。

中间的“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两句,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思考。这里的“隐士”指的是那些选择退出尘世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人,“颜应改”可能意味着他们的心境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仙人路渐长”则表达了对于那种超脱凡俗、通向仙界之路的无限向往,亦暗示了一种对永恒与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

最后,“还欣上林苑,千岁奉君王”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以及对于国王或统治者的忠诚。这里的“上林苑”可能指的是皇家园囿,而“千岁奉君王”则表现出诗人对君主的敬仰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以及精神追求的一种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朝代:唐   字:巨山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生辰:644~713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五月菊

日丽天中百卉芳,秋心未必不倾阳。

北窗人卧羲皇上,也共榴花醉一觞。

(0)

己亥杂诗·其四十八

一夫奋臂万人呼,欲废称臣等废奴。

民贵遂忘皇帝贵,莫将让国比唐虞。

(0)

和庄畹耕秋感原韵

秋原负手立斜阳,反顾家山欲断肠。

佳节插萸悲逝水,他乡就菊近新霜。

依人自笑冯唐老,玩世无如阮籍狂。

试上晃岩高处望,海天万里战云黄!

(0)

扬州·其二

洋子江潮向夕平,画樯粉黛竞春行。

何人廿四桥头立,折取琼花贮玉瓶。

(0)

送别周西穆

神马不受羁,慈乌方告哀。

栖栖远游子,握手长河隈。

缟衣照斑鬓,色惨神不颓。

萧索天鸡翼,磊砢豫章材。

清超见真挚,简易名理该。

空波漾返景,归棹行相催。

敢恤川涂别,所念音尘乖。

身无双飞翼,送子以鄙辞。

东海还牧豕,北山聊凿坏。

毋滋陵阳泣,璞玉慎所怀。

(0)

乌拉草三首·其一

草名乌拉古无传,近与村农用最便。

露重芒鞋侵晓去,霜凝葛屦觉春还。

山中踟躅名称异,王不留行义可捐。

几处芊眠平野绿,拟随谢屐到峰巅。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