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柳垂丝花满树。池楼高下任城路。
胜迹千年传李杜。谁留住。江山留得诗人处。
满目悲风嗟日暮。萦阶点点飘红素。
入海莫随烟雾去。悠然遇。光芒万丈云天曙。
碧柳垂丝花满树。池楼高下任城路。
胜迹千年传李杜。谁留住。江山留得诗人处。
满目悲风嗟日暮。萦阶点点飘红素。
入海莫随烟雾去。悠然遇。光芒万丈云天曙。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渔家傲·其二》描绘了一幅春日池畔的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流转。首句“碧柳垂丝花满树”生动地刻画了碧绿柳条低垂,繁花似锦的景象,富有生机与活力。接下来,“池楼高下任城路”暗示了诗人信步游走,随意欣赏城中胜景的闲适心情。
“胜迹千年传李杜”表达了对历史名人的追慕,尤其是唐代的李白和杜甫,他们的诗篇流传千古,此处暗含诗人对文学传统的敬仰。然而,“谁留住”一句转折,暗示尽管美景与文人墨客的遗迹犹在,但时光荏苒,无法挽留。
“江山留得诗人处”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诗人感叹只有江山长存,而人事如梦,唯有诗人的精神得以永驻。下半阙转向抒发感慨,“满目悲风嗟日暮”描绘出夕阳西下时分,诗人面对落日的哀伤情绪。“萦阶点点飘红素”则借落叶飘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两句“入海莫随烟雾去,悠然遇,光芒万丈云天曙”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希望不要轻易消散,而应保持内心的光芒,在困境中期待曙光的到来。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董元恺独特的艺术风格。
寒鸡知将晨,饥鹤知夜半。
亦如老病客,遇节尝感叹。
光阴等敲石,过眼不容玩。
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
羁孤每自笑,寂寞谁肯伴。
元达号神君,高论森月旦。
纪明本贤将,汨没事堆案。
欣然肯相顾,夜阁灯火乱。
盘空愧不饱,酒薄仅堪盥。
雍容许著帽,不怪安石缓。
虽无窈窕人,清唱弄珠贯。
幸有纵横舌,说剑起慵懦。
二豪沉下位,暗火埋湿炭。
岂似草玄人,默默老儒馆。
行看富贵逼,炙手借馀暖。
应念苦思归,登楼赋王粲。
谢塘疏凿时,沧洲聊可拟。
高有智者情,淡如君子旨。
秋光夜初永,渔唱幽宜起。
白鹭闲不惊,圆荷翠相倚。
宛然江上色,孰为嚣尘里。
待月泛潺湲,观鱼戏清泚。
楼阴仰窗岫,阁影明霞绮。
预想及瓜时,恋恋诚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