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床散发洒松风,安用黄冠累此翁。
但喜太平今有象,渔樵亦在万几中。
石床散发洒松风,安用黄冠累此翁。
但喜太平今有象,渔樵亦在万几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道士的平和生活,石床上散发着松风的清新气息,而黄冠则是道教所佩戴的象征物。诗人提到“安用”,暗示对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选择表示理解和赞赏。
“但喜太平今有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太平盛世下人们能够领悟并模仿古代圣贤、隐逸生活方式的欣慰之情。这里的“象”指的是这种高洁的生活状态得以保留和传承。
最后两字“万几中”,则是对渔樵(渔夫与樵夫,即捕鱼的人和砍柴的人)这类隐逸生活方式在繁华世界中的普遍存在给予肯定,暗示即便是在繁忙的社会中,也有许多人选择了退隐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涯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世外、心境清净的意趣。
念我昔年少,刚介颇成癖。
多钱嗤守虏,饱饭嘲谷伯。
有口能雌黄,反眼辄青白。
阿奴恃火攻,未必出下策。
一笑当尊拳,仅得贷鸡肋。
只今真老大,须髯已如戟。
折肱成良医,忤物知何益。
要令空洞中,下视沧溟窄。
峣峣固难全,容容聊自适。
知雌在守雄,外曲当内直。
此理吾已明,师独未之得。
愿言戒覆车,聊用铭子壁。
古来画马知几人,当时只数曹将军。
龙媒貌得照夜白,七十万匹空云屯。
但令韩干作弟子,未许韦偃窥藩垣。
风流扫地五百载,始得龙眠空马群。
龙眠自是天下士,胸中元有真骐驎。
宁王玉面久不见,风騣雾鬣惊犹存。
四蹄翻风不受絷,意在万里绝驰奔。
安能局促盐车下,更与蹇驴分短辕。
先生既老谁入室,后来只数城南孙。
孙郎继死骨又朽,人间此马如浮云。
劝君掩卷勿浪出,世无九方谁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