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方梦也见赠次元韵·其四》
《酬方梦也见赠次元韵·其四》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南还已畏朔风侵,羽檄悲传铁马音。

金字还求惭往哲,纸袍终欲乞香林。

辛勤敢诉孤僧意,欢喜原知长者心。

他日海门敲磬罢,思君犹欲下高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酬方梦也见赠次元韵(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方梦也赠诗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在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

首句“南还已畏朔风侵”,描绘了诗人从南方返回北方时,面对寒冷北风的畏惧感,暗含着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不安。接着,“羽檄悲传铁马音”一句,通过战争中的紧急文书和铁骑的悲鸣声,进一步渲染了紧张与动荡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过的动荡岁月或内心深处的某种挣扎。

“金字还求惭往哲,纸袍终欲乞香林。”这两句诗中,“金字”可能指代珍贵的书信或重要文件,“往哲”指的是前贤,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有请求,但惭愧于无法达到前人的高度。“纸袍”则可能是借指简朴的生活或修行,而“香林”则象征着佛教的清净之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向往。

“辛勤敢诉孤僧意,欢喜原知长者心。”这两句诗中,“辛勤”与“孤僧”相呼应,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孤独与努力。“欢喜”与“长者心”形成对比,表明诗人内心充满喜悦,理解并感激那些给予他支持与鼓励的人们。

最后,“他日海门敲磬罢,思君犹欲下高岑。”这两句诗展望未来,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渴望。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诗人依然怀念着远方的朋友,希望有一天能像敲响海门的钟声一样,再次听到友人的声音,表达出深厚的情谊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人文关怀与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曾伯贡主簿挽诗二首·其二

我壮君初冠,相逢便定交。

即今俱白首,赴告忽黄茅。

人物王兼谢,诗声岛与郊。

病来无气力,不得奠兰肴。

(0)

黄世成挽辞

文行高无对,功名莫动渠。

宁登逸民传,不著茂陵书。

谁谓风流尽,犹疑信息疏。

九京何所憾,玉树满庭除。

(0)

益公和白花青缘牡丹王字韵诗再和以往

渠是花中异姓王,平园小试染花方。

冰霜洗出春风面,翡翠轻棱叠雪裳。

夜领素娥酌青女,晓看国色带天香。

更将秋菊潭心水,滴作䒠茸月蕊黄。

(0)

送朝士使虏

又见皇华赋北征,谪仙俊气似秋鹰。

诗成紫塞三更月,马渡黄河十丈冰。

赵北燕南有人否,禽胡归汉竟谁曾。

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

(0)

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三首·其一

君诗日日说归休,忽解西风一叶舟。

黄鹤楼前作重九,水精宫里过中秋。

职亲六阁仍金马,喜入千屯看木牛。

绣斧光华谁不羡,一贤去国欠人留。

(0)

送李制干季允擢第归蜀

玉立长身太史公,诸郎个个有家风。

高文大册传书种,怨句愁吟恼化工。

鸿雁双衔月宫桂,鹓雏独恋蜀山桐。

何如天网笼云表,三凤都归上苑中。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