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画马知几人,当时只数曹将军。
龙媒貌得照夜白,七十万匹空云屯。
但令韩干作弟子,未许韦偃窥藩垣。
风流扫地五百载,始得龙眠空马群。
龙眠自是天下士,胸中元有真骐驎。
宁王玉面久不见,风騣雾鬣惊犹存。
四蹄翻风不受絷,意在万里绝驰奔。
安能局促盐车下,更与蹇驴分短辕。
先生既老谁入室,后来只数城南孙。
孙郎继死骨又朽,人间此马如浮云。
劝君掩卷勿浪出,世无九方谁与论。
古来画马知几人,当时只数曹将军。
龙媒貌得照夜白,七十万匹空云屯。
但令韩干作弟子,未许韦偃窥藩垣。
风流扫地五百载,始得龙眠空马群。
龙眠自是天下士,胸中元有真骐驎。
宁王玉面久不见,风騣雾鬣惊犹存。
四蹄翻风不受絷,意在万里绝驰奔。
安能局促盐车下,更与蹇驴分短辕。
先生既老谁入室,后来只数城南孙。
孙郎继死骨又朽,人间此马如浮云。
劝君掩卷勿浪出,世无九方谁与论。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题李彦恢家龙眠七马图》。诗中描绘了对古代名画《龙眠七马图》的赞美和欣赏。
诗开篇即以“古来画马知几人”引出主题,点明画马艺术的珍贵与稀少。接着提到“当时只数曹将军”,暗指曹霸是古代画马艺术的杰出代表。随后,诗人通过“龙媒貌得照夜白”描绘了画中马匹的神韵与风采,强调其形象的生动与逼真。
“七十万匹空云屯”一句,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对画中马群数量之多的赞叹。接下来,“但令韩干作弟子,未许韦偃窥藩垣”则对比了不同画家的技艺,暗示韩干与韦偃虽各有千秋,但都无法触及曹霸的境界。
“风流扫地五百载,始得龙眠空马群”进一步强调了曹霸作品的影响力,历经五百年仍能激发人们对马的想象与情感。诗人在此处将曹霸与龙眠(即李公麟)相提并论,表明了对后者同样高超技艺的认可。
“宁王玉面久不见,风騣雾鬣惊犹存”通过宁王的形象,进一步烘托出马的神态与活力,即使时间流逝,马的风采依旧令人震撼。紧接着,“四蹄翻风不受絷,意在万里绝驰奔”描绘了马的自由与速度,表达了对马的向往与敬仰。
最后,“安能局促盐车下,更与蹇驴分短辕”表达了对马不应被束缚于低下的命运的感慨,希望它们能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驰骋。诗人通过这一句,寄托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先生既老谁入室,后来只数城南孙”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继承和发扬前人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表达了对后继无人的忧虑。
“孙郎继死骨又朽,人间此马如浮云”感叹技艺的传承与消失,如同浮云般难以捉摸,强调了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劝君掩卷勿浪出,世无九方谁与论”则是对读者的告诫,希望他们珍惜眼前的佳作,不要轻易地忽视或轻视艺术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龙眠七马图》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欣赏,也蕴含了对自由、理想与艺术传承的思考与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