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望东峰月迟上,欲图早见陟西峰。
谷中摸索光明者,岂识先他四刻逢。
过望东峰月迟上,欲图早见陟西峰。
谷中摸索光明者,岂识先他四刻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等待月亮升起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首句“过望东峰月迟上”,诗人站在四面云山亭子上,眺望东方的山峰,期待着月亮的升起。这里的“过望”既指时间上的等待,也暗含了对月亮迟缓上升的微妙感受。“月迟上”则生动地表现了月亮从地平线缓缓升起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悠长的氛围。
次句“欲图早见陟西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与期待,希望月亮能更快地到达西方的山峰,以满足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欲望。这一句通过“欲图”和“早见”的使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第三句“谷中摸索光明者,岂识先他四刻逢”,将视角转向山谷中的景象。诗人似乎在想象或描述那些在山谷中摸索前行的人们,他们或许并未意识到自己即将遇到比其他地方更早的月光。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摸索光明者”与“先他四刻逢”的月亮形成对比,突出了月亮升起时的突然与惊喜,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感知之间的差异。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升起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巧妙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时间、空间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
何郎戏写菊花秋,落笔纵横岂易酬。
豪士乃能为老伴,寓公那得称遨头。
早衰不耐危亭冷,独卧空惊画角愁。
病起尚思寻宿约,一樽从子醉东楼。
衰髯白尽无添处,病骨癯然欲折时。
客抱琴来聊瀹茗,吏封印去又哦诗。
山横城上势如压,角动楼头声正悲。
零落断鸿书不到,岁残何以慰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