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郯城县步壁间韵》
《过郯城县步壁间韵》全文
明 / 黄公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问官古地鲁东旁,络绎轮蹄苦此乡。

程促只因王事急,役疲总为驿途长。

惟凭甘树垂阴茂,免使他乡笑鸟黄。

圣主方殷民寞念,献图勿谓路茫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过郯城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地方风土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首联“问官古地鲁东旁,络绎轮蹄苦此乡”,开篇即点明地点,以“问官”二字引出对地方官员的关切,同时通过“鲁东旁”的地理描述,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接着,“络绎轮蹄”描绘了繁忙的交通景象,而“苦此乡”则流露出对当地百姓劳碌生活的同情。

颔联“程促只因王事急,役疲总为驿途长”,进一步揭示了忙碌的原因——公务的紧迫性导致了百姓的劳役。这里不仅反映了古代官府行政效率与民众生活之间的矛盾,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洞察。

颈联“惟凭甘树垂阴茂,免使他乡笑鸟黄”,转而描写自然景观,以“甘树”之茂盛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于改善百姓生活条件的美好愿望。同时,通过“免使他乡笑鸟黄”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寓意深远。

尾联“圣主方殷民寞念,献图勿谓路茫茫”,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君主的期望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作者认为,只要君主心系民生,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即使面对困难重重的道路,也能找到光明的出路。这一联既是对当政者的呼吁,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黄公辅
朝代:明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猜你喜欢

和蒲大受王园泛舟用文老韵·其二

江边春色动,水面縠文生。

阳和先着力,岸柳摇金晶。

草木有欣意,人心随物情。

日暮不知返,逍遥兴弥清。

(0)

促织论赋

促织斗时人要主,贪财饶大虫辛苦。

总然赢得已著伤,当场必误下锋主。

(0)

游宝方山

幽岩如高人,气骨天所赋。

凛然超尘寰,不受俗气污。

湖湘饶峰峦,往往穷僻处。

城郭去之远,谁能蹑芒屦。

安知古都梁,爽垲有真趣。

徜徉东郊外,青山在指顾。

山中八洞列,天巧于此觑。

蜿蜒老螭蟠,崭岩怒虎踞。

如屏亦如龛,一起复一仆。

卷阿坐良稳,狭径足难措。

帝观若险隘,中道本宏裕。

叠翠常回环,寒泉日倾注。

石乳一何粲,和气知有聚。

所见皆可人,十步目九寓。

造物不能秘,奇诡遂呈露。

奎画贲精舍,鬼神昔呵护。

古称小有天,仇池乃其附。

甬东有胜境,豁然四窗具。

玲珑皆自然,匪以雕镌故。

谁谓宝方小,是亦洞天数。

谁谓此邦陋,有景即可慕。

我本烟波徒,雅性厌驰骛。

搜寻得所欲,心境顿明悟。

赏玩有馀味,跻攀了不怖。

得意或忘归,苍然迫曛暮。

兹山虽可乐,用之乃成路。

有径不能用,茅塞大可惧。

对此发深省,岁月勿虚度。

俗态易湮没,清游莫辞屡。

援笔述鄙怀,愧乏惊人句。

(0)

过扬州平山堂邂逅许深父主漕

平生踪迹半江湖,岁晚淮乡识旧都。

小却车尘行复止,要看山色有还无。

关山回首嗟何限,风景于人岂不殊。

犹得故人谈世事,金城方略政堪图。

(0)

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其四饯雪

阳春有脚时难驻,见睍初消意已先。

我亦鬓蓬飞雪满,与君相遇约年年。

(0)

雨微山

大川东逝近丛林,石壁潮音杂梵音。

旱望湫龙嘘涧气,沛然甘雨慰农心。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