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蒲大受王园泛舟用文老韵·其二》
《和蒲大受王园泛舟用文老韵·其二》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江边春色动,水面縠文生。

阳和先着力,岸柳摇金晶。

草木有欣意,人心随物情。

日暮不知返,逍遥兴弥清。

(0)
翻译
江边的春天景色开始显现,水面泛起细小的波纹。
温暖的阳光首先洒满大地,岸边的柳树在金色光芒中轻轻摇曳。
无论是草木还是人的心,都感受到生命的喜悦和自然的情趣。
直到日落时分仍不愿离去,悠然自得的心情更加清澈。
注释
江边:江畔。
春色:春天的景色。
水面:江面。
縠文:水面上的波纹。
阳和:温暖的阳光。
岸柳:岸边的柳树。
金晶:金色的光芒。
草木:植物。
人心:人的内心。
物情:自然的情趣。
日暮:傍晚。
逍遥:自由自在。
弥清:更加清晰。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春天江边的动人景色。"江边春色动"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江畔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画面。"水面縠文生"则细致地描绘了江面如细纹般的波光粼粼,增添了动态之美。

"阳和先着力",诗人借"阳和"(温暖的阳光)象征春天的力量,暗示了大自然的活力在催动万物生长。"岸柳摇金晶"通过描绘岸柳在春风中摇曳,犹如闪烁的金色光芒,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姿态。

"草木有欣意,人心随物情"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草木因春而欢欣,人的心情也随着这美好的景致变得愉快。"日暮不知返",诗人沉浸在美景中,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留恋。

最后,"逍遥兴弥清"总结全诗,诗人陶醉于这春日的逍遥之中,心境愈发清明,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愉悦。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栈道平歌为贾胶侯尚书作

君不见梁州之谷斜与褒,中有栈道干云霄。

仰手可以扪东井,下临长江浩汗汹波涛。

大禹胼胝恐未到,帝遣五丁开神皋。

巨灵运斧地维坼,然后南通巴蜀西羌髳。

蛇盘萦纡六百里,千回万曲缘秋毫。

悬车束马弗可以径度,飞腾绝壁愁猿猱。

汉家留侯真妇女,烈火一炬嗟徒劳。噫嘻乎!

三秦之人困征戍,军书蜂午如猬毛。

衔枚荷戈戟,转粟穷脂膏。

估客尔何来,万里竞锥刀。

须臾失足几千仞,猛虎腹蛇恣贪饕。

出险洒酒始相贺,磷磷鬼火闻呼号。

泰运开,尚书来,恩如雨露威风雷。

一呼集畚锸,再呼伐薪柴。

醇醯浇山万夫发,坐看巉岩削尽为平埃。噫嘻乎!

益烈山泽四千岁,火攻莫救苍生灾。

昔也商旅鱼贯行,今也不忧狼与豺。

昔也单车不得上,今也康庄之途足以走连䡨。

僰童巴舞贡天府,桃笙賨布输邛崃。

歌《豳风》,击土鼓,贾父之来何晚哉!

丰功弈弈垂万祀,经济不数韦皋才。

中朝衮衣待公补,璇玑在手平泰阶。

西望剑阁高崔巍,侧身欲往空徘徊。

大书深刻告来世,蛟龙岌嶪磨青崖。

金穿石泐陵谷徙,我公之功不与伏波铜柱同尘埋。

(0)

新秋感兴三首·其二

殉国曾闻有数公,犯颜敢谏向来同。

卫宫几见杨文义,伏辇还逢嵇侍中。

荆棘荒凉悲夜月,蟪蛄哀怨吊秋风。

至今箕尾光难灭,古木寒烟恨不穷。

(0)

喜蒋用韬至自闽南

海水群飞百丈高,同君城上拥弓刀。

战瘢莫共灯前看,恐惹霜华上鬓毛。

(0)

感事和王子云韵

江潭摇落自行歌,威凤惊闻有罻罗。

三黜风雷天意定,百年环玦主恩多。

贾生岂爱投荒去,张禹终如折槛何。

去国未收忧国泪,苍生十载望岩阿。

(0)

与友人谈遗事

曾侍骊山清道尘,六师讲武小平津。

云髦大纛星辰动,天策中权虎豹陈。

一自羽书飞紫塞,长教钲鼓恨黄巾。

孤臣流涕青门外,徒使田横客笑人。

(0)

三十二岁自寿

颜子当我时,怡然顺化理。

贾生在我时,悲天哭不已。

颜子固宜笑,哭者亦自喜。

而我于此时,饮食孩稚耳。

假为失呼吸,千载宁有己。

而我亦不病,不病尔将俚。

勖哉劳肾肝,弗怖落其齿。

天寿众人命,尔当屈一指。

两岁课一熟,双日行百里。

天下忧伤人,尔福亦已侈。

尔无一行足,感悽又何以。

戒哉令誉乘驩来,誉来汲汲思二子。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