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秋感兴三首·其二》
《新秋感兴三首·其二》全文
明 / 王崇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殉国曾闻有数公,犯颜敢谏向来同。

卫宫几见杨文义,伏辇还逢嵇侍中。

荆棘荒凉悲夜月,蟪蛄哀怨吊秋风。

至今箕尾光难灭,古木寒烟恨不穷。

(0)
鉴赏

这首诗《新秋感兴三首(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崇简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殉国曾闻有数公,犯颜敢谏向来同。”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那些为国捐躯、敢于直言进谏之士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数公”指的是历史上众多的忠臣良将,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

颔联“卫宫几见杨文义,伏辇还逢嵇侍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将对忠贞之士的怀念具体化。这里提到的“杨文义”和“嵇侍中”,分别指代了历史上的两位忠臣,他们或守卫皇宫,或辅佐君主,以身许国,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颈联“荆棘荒凉悲夜月,蟪蛄哀怨吊秋风。”转而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苦难。其中,“荆棘”、“荒凉”、“夜月”、“蟪蛄”、“秋风”等意象,都蕴含着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对过去的追忆。

尾联“至今箕尾光难灭,古木寒烟恨不穷。”则以更加深远的视角,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里“箕尾”指的是星座,象征着历史的轨迹;“古木寒烟”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的担忧。

综上所述,《新秋感兴三首(其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这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崇简
朝代:明

(1602—1675或1678)明末清初直隶宛平人,字敬哉。明崇祯十六年进士。入清,又于顺治三年成进士,授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官至礼部尚书。以谙练历朝典故,为时所重。卒谥文贞。有《青箱堂文集》。
猜你喜欢

椿萱图

漆园椿树千年色,堂北萱根三月花。

巧画斑衣相向舞,双亲从此寿无涯。

(0)

神光灿.赠穆先生

修行门户,叙次通知,先须屏子休妻。

猛舍尘情,寂寞潇洒相宜。

无则街前展手,御寒时、纸布为衣。

随缘过,守清贫柔弱,火灭心低。

日用擒猿缚马,处无为清净,暗契真师。

境灭心忘,神凝气结灵芝。

得得逍遥自在,任诗词、劝诱愚迷。

功行满,指蓬瀛路稳,跨朵云归。

(0)

神光灿.寄长生刘师兄

处端稽首,上覆刘仙,一别倏忽三年。

每遇临风对月,思渴高贤。

忽尔遽承教字,方就审、法候安然。

弟且喜,无劳齿录,存念绵绵。

自愧尘缘未断,在磁洛两郡,且恁随缘。

不果来期,希恕老拙无愆。

首春即当拜觐,履高秋、颐素不宣。

处端望,师兄通妙几前。

(0)

如梦令

随分养营皮袋。坐卧去来明快。

境上乐闲游,些子无生挂碍。忍耐。忍耐。

占得逍遥自在。

(0)

如梦令

大道根元归素。绝尽人情思虑。

火灭与烟消,认取元阳收固。此做。此做。

便是长生捷路。

(0)

摸鱼儿.次韵谢张古愚

又山亭、一番春老,归迟黄鹤何许。

殷勤天上乘槎客,还记渚鸥沙鹭。憔悴处。

奈青镜难藏,一一都呈露。空庭细步。

念一笑三年,相思千里,他日看嵇吕。

西门柳,烟雨千条万缕。人夸张绪风度。

谁知耸壑昂霄意,春树漫摇柔翠。杯满注。

愿回寿松乔,一曲清如水。壶中得趣。

问日丽扶桑,风来阊阖,应许共遐翥。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