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石峨峨耸翠峦,??晴影飏层澜。
四时云气当窗近,五月滩声入座寒。
日照翠纹浮画舫,风含素练动渔竿。
却怀太液恩波阔,曾从銮舆倚槛看。
危石峨峨耸翠峦,??晴影飏层澜。
四时云气当窗近,五月滩声入座寒。
日照翠纹浮画舫,风含素练动渔竿。
却怀太液恩波阔,曾从銮舆倚槛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联“危石峨峨耸翠峦,??晴影飏层澜”,以“危石”、“翠峦”、“晴影”、“层澜”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高峻山石与碧绿山峦相映成趣的画面,晴空下的光影在水面层层荡漾,营造出宁静而壮丽的自然景观。
颔联“四时云气当窗近,五月滩声入座寒”,进一步描绘了四季变换中,云雾缭绕窗前,五月江滩上的水声仿佛在座席间回响,既有季节更迭的动态美,也蕴含着一种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
颈联“日照翠纹浮画舫,风含素练动渔竿”,将画面推向高潮。阳光照耀下,翠绿色的波纹在画舫上轻轻浮动,微风中,渔人的钓线似乎也在轻轻摆动,这一静一动的对比,不仅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宁静,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尾联“却怀太液恩波阔,曾从銮舆倚槛看”,以历史典故收尾,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曾经亲临其境的自豪感。太液池是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湖泊,銮舆代表帝王出行的车驾,倚槛看则是站在栏杆旁观赏美景的动作。这一联既是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是对眼前美景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石、云气、水声、日光、风动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场景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独到理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弟见兄贤文学饱,意欲书卷穷探讨。
兄知纸上道不真,为弟谈禅说枯槁。
弟兄游戏作三昧,妙语生风洗烦恼。
头钻故纸大是痴,口祗谈禅痴不少。
冥冥道妙不容声,口语文书俱未了。
虽然公岂不解此,慧力绝人先洞晓。
暂借北山葛藤话,诱引群生入深渺。
云堂斋散归时想,自把万缘俱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