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
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
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
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秋夜画面。"凉夜竹堂虚",诗人身处竹林环绕的堂屋,夜晚的凉意透过竹叶渗透进来,显得空旷而寂静。"小睡匆匆醒",暗示诗人或许因夜深人静而短暂入眠,却被某种声响或感觉唤醒,显得有些匆忙。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银色的漏壶悄然无声,只有月光洒在台阶上,映照出庭院中栏杆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诗人问秋意最浓的地方在哪里,答案是那梧桐树下的井边,微风吹过,带来了深深的秋意。
最后两句"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诗人似乎沉浸在这份秋意中,不畏露水打湿衣裳的寒冷,想象着乘着仙鹤(骖鸾)吹奏玉箫的情景,流露出对清幽意境的向往和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卜算子》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美与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与淡泊。
浑河滚滚来从东,大木浮出万山中。
水深巨鱼不亲岸,兴波鼓浪吹腥风。
华峰睹此忽技痒,计作长绳约百丈。
屈铁为钩饵以甘,抛向中流试穷想。
昨者筮得贯鱼占,今逢独丝钓鳌詹。
须臾衔索势将去,欲取姑与聊伏潜。
忽闻泼刺转骇绝,鳞甲激扬互明灭。
饥鹰苦羁黄金绦,驽马怒啮白玉埒。
蛟龙失水犹蜿蜒,何况凡鳞出重渊。
力敝已为人所制,目动吻张摇尾怜。
君不见西畔投竿落日边,得鱼盈寸喜忘筌,我得其一抵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