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关吏识,景物忆三年。
荣利应何有,行藏信自然。
马头冲毒热,徒驭饱风烟。
计日乡园道,秋风鲈鲙边。
往来关吏识,景物忆三年。
荣利应何有,行藏信自然。
马头冲毒热,徒驭饱风烟。
计日乡园道,秋风鲈鲙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在南归途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首句“往来关吏识,景物忆三年”描绘了诗人经过多次关卡,与守关官吏熟识,沿途的景色让他想起了三年前的旅程。这里不仅体现了旅途的漫长与频繁,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刻记忆。
接着,“荣利应何有,行藏信自然”两句,诗人反思人生追求的荣华富贵与名利,认为这些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的价值在于顺应自然,随遇而安。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态度,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学。
“马头冲毒热,徒驭饱风烟”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挑战。马头直面炎炎夏日的酷热,车马劳顿,饱受风尘之苦。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旅途的不易,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与磨砺。
最后,“计日乡园道,秋风鲈鲙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计算着距离家乡的日子,心中满是对故乡的向往与期待。特别是提到“秋风鲈鲙边”,让人联想到秋季家乡的美景与美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南归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与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淮南使者郎官星,瑞光夜烛荆溪清。
平生庞公不入城,令我折却屐齿迎。
交游云散别如雨,同舍诸郎半为土。
二老还将两鬓霜,三更重对孤灯语。
向来南宫绫锦堆,南窗北窗桃李开。
先生诵诗舌起雷,一字不似人间来。
剡藤染出梅花赋,句似梅花花似句。
几年金钥秘银钩,玉?不施恐飞去。
秋风呼酒荷边亭,主人自醉客自醒。
侬能痛饮渠不饮,饮与不饮俱忘形。
鬓今如霜心如水,功名一念扶不起。
侬归螺山渠惠山,来岁相思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