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何山登道场》
《游何山登道场》全文
宋 / 释永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中流望极山头寺,溪午闻钟泊柳津。

春草细沾微雨润,老松高与碧虚邻。

鹤归烟麓书堂废,虎去寒岩藓石皴。

无奈薄游归路晚,水边风旆湿征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shāndēngdàochǎng
sòng / shìyǒng

zhōngliúwàngshāntóuwénzhōngliǔjīn

chūncǎozhānwēirùnlǎosōnggāolín

guīyānshūtángfèihányánxiǎnshícūn

nàibáoyóuguīwǎnshuǐbiānfēngpèi湿shīpiànché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永颐所作的《游何山登道场》,描绘了诗人游览山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流望极山头寺”,写诗人站在江流之中远眺山上的寺庙,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开阔景象。次句“溪午闻钟泊柳津”,描绘了午间在柳树下的渡口停船,悠扬的钟声回荡在静谧的溪边。

第三句“春草细沾微雨润”,细腻地描绘了春天小雨过后,春草上沾染的湿润,富有生机。第四句“老松高与碧虚邻”,则以老松的形象,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和高洁的精神境界。

第五句“鹤归烟麓书堂废”,通过想象白鹤归巢,暗示书堂的荒凉,可能曾经的读书声已成过往。第六句“虎去寒岩藓石皴”,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寂静,虎迹已无,只有岩石上的青苔见证了时光的流转。

最后一句“无奈薄游归路晚,水边风旆湿征尘”,表达了诗人游兴已尽,夕阳西下,不得不踏上归途,风中的旗帜被晚风吹得湿润,沾染了旅途的尘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僧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作者介绍

释永颐
朝代:宋

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 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咏照镜诗

朱帘旦初卷,绮机朝未织。

玉匣开鉴影,宝台临净饰。

对影独含笑,看花时转侧。

聊为出茧眉,试染夭桃色。

羽钗如可间,金钿畏相逼。

荡子行未归,啼妆坐沾臆。

(0)

棹歌行

王者布大化,配乾稽后只。

阳育则阴杀,晷景应度移。

文德以时振,武功伐不随。

重华舞干戚,有苗服从妫。

蠢尔吴中虏,凭江栖山阻。

哀哉王士民,瞻仰靡依怙。

皇上悼悯斯,宿昔奋天怒。

发我许昌宫,列舟于长浦。

翌日乘波扬,棹歌悲且凉。

太常拂白日,旗帜纷设张。

将抗旄与钺,耀威于彼方。

伐罪以吊民,清我东南疆。

(0)

从军诗

楼船凌洪波,寻戈刺群虏。

(0)

古诗三首·其三

新树兰蕙葩,杂用杜蘅草。

终朝采其华,日暮不盈抱。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

怅望欲何言,临风送怀抱。

(0)

惠山十六咏·其十九峰禅院

闻说春光到牡丹,画船尽向九峰看。

姚黄魏紫千层灿,点缀云堂古刹禅。

(0)

六月初五日偶阅元人诗,开卷即得倪瓒《六月五日偶成》之作,其诗曰:“坐看青苔欲上衣,一池春水霭余晖。荒村尽日无车马,时有残云伴鹤归。”意致闲适。而余以避寇奉母山居,想望清平,其忧乐固殊也。因感而和之

风雨飘零莱子衣,山中草更恋春晖。

荒村但愿无车马,鹤唳不惊云自归。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