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帘旦初卷,绮机朝未织。
玉匣开鉴影,宝台临净饰。
对影独含笑,看花时转侧。
聊为出茧眉,试染夭桃色。
羽钗如可间,金钿畏相逼。
荡子行未归,啼妆坐沾臆。
朱帘旦初卷,绮机朝未织。
玉匣开鉴影,宝台临净饰。
对影独含笑,看花时转侧。
聊为出茧眉,试染夭桃色。
羽钗如可间,金钿畏相逼。
荡子行未归,啼妆坐沾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晨曦中对着镜子进行装扮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女子在精心打理容貌时的神态和动作,从而展现了古代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和自我修饰的艺术。
"朱帘旦初卷,绮机朝未织。" 这两句是对环境的描写,红色的窗帘在早晨刚好拉开,而精致的织布机尚未开始工作。这既设置了时间背景,也为接下来的动作场景提供了宁静而私密的空间。
接着,"玉匣开鉴影,宝台临净饰。" 描述女子打开装有镜子的玉匣,对着镜子开始打理自己的仪容。在这里,玉匣和宝台都是用来形容美丽和高贵的修辞手法,它们不仅衬托出了女子追求完美的决心,也映照出她对自身魅力的自信。
"对影独含笑,看花时转侧。" 这两句则透露出女子在欣赏自己容貌时的满意和愉悦之情。她面对镜中的自己,微笑着欣赏自己的每一个角度,每一次转动都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和展现自己的美丽。
"聊为出茧眉,试染夭桃色。" 这里的“出茧眉”指的是修饰眉形,而“夭桃色”则是指一种淡淡的红色。这两句表明女子在精心地描画眉妆,并尝试着给自己涂上一抹浅浅的粉红色,增添几分生动之气。
"羽钗如可间,金钿畏相逼。" 这里“羽钗”和“金钿”都是古代女性佩戴的装饰品。这两句描绘了女子在选择首饰时的挑剔与审慎,她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完美,不愿意任何不协调之处打扰自己的仪容。
最后,"荡子行未归,啼妆坐沾臆。"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闲适的氛围。“荡子”即是指女子在家中无需外出的悠闲状态,而“啼妆坐沾臆”则形容她坐在那里,脸上涂着化妆品,心不在焉地陷入了沉思。这里传达了一种既忙碌又从容的生活情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日常化妆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女性对于美的追求以及她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精致与雅致。
飒飒双鸣鹤,集彼玉树林。
凌风振逸响,各有九霄心。
如何乖羽翼,形影互飞沈。
君滞炎海上,我栖梁父阴。
伫立望川梁,江路迥且深。
岂无一札书,飞鸟不怀音。
眷彼越乡叹,感此年岁侵。
一为同心谣,涕下沾衣襟。
君不见帐前蚊,侵肌啑肉无时停。
君不见襟前虱,饮血?膏罔休息。
君子守道甘困穷,小人聚敛恣胸臆。
溪壑之欲浩无涯,狼贪蚕食肥私家。
祸盈孽满罹刑辟,昆冈火延灰玉石。
君不见梁冀籍赀元载诛,黄金满谷成丘墟。
普贤肇峨眉,示迹惟西方。
文殊现五台,台殿俱清凉。
猗与观世音,普陀实吾乡。
胡为三大士,鼎足偕兹堂。
吾闻维摩室,方丈罗八荒。
须弥眇一芥,诸佛同行藏。
况兹三如来,功德侔三光。
秉心佐迦文,并起悬津梁。
青狮负璎珞,白象衔珠珰。
千亿昭化身,大悲浩难量。
区区南赡洲,勺水军持将。
杨枝洒甘露,涓滴回枯肠。
我来重瞻拜,感叹殊未央。
善才一童子,百十参慈航。
峨峨兜率天,不改帝释疆。
胡为滞五浊,尘土纷彷徨。
逝将去人世,谢此浮名缰。
他时会解脱,说法酬空王。
六诏天西南,惟滇号最钜。
残元历数尽,遗孽犹虎踞。
帝悯绝塞民,使命驰风尘。
彼昏不奉诏,虔刘我信臣。
皇赫斯怒命黔宁,艨艟巨舶浮昆明。
昆明水涸歼长鲸,碧鸡金马入我版图四海平。